【BF專欄】利好消息接踵而來,市況回暖勿亂沽空
本週投資焦點前瞻:
淡友越是熱情,大市越是造好
聯儲局可能被迫QE,密切留意鮑威爾今晚講話
恆指下月可能升至29013
大市氣氛
筆者加入了不少網上群組,在其中一個群組裡面,原先最為看淡的網友已經沒有在群組內發言。而較早前,筆者文章提出市況轉好,籲投資者不要胡亂做淡,引起臉書一片批評,又叫筆者帶頭買牛。結果恆指在文章刊出之後升了接近二千點(其中一千點是林鄭月娥女士貢獻的)。筆者並非藉此機會自賣自誇,而是想點出「相反理論」的道理,越多人看淡,大市上升的機會就越大,反之亦然。
Photo from Blogger
牛熊氣氛色板(2019年7月15日至2019年9月13日)
牛熊氣氛色板目前過了最深綠色的一段時間,但未變成泛黃,所以即使大市出現調整,也未必太深,回調的時間也可能比較短暫。不過要視乎本週的牛熊資金的流出、流入情況,因為上週四至今週一、二都有近牛面世,可能使情況急速惡化。然而指數預料在26350水平有支持,而昨天低位已見過26700之下,所以做淡的贏面不算高。
宏觀分析
剛才已經提到,許多網友在兩星期之前看淡,批評筆者睇好,結果大市是越罵越升。這不完全是相反理論的功勞,而是許多基本因素在進入9月之後都偏向好轉而致。
市場升跌,最為看重的因素是資金的多寡,而決定入市資金多寡的主要有兩項因素,一者總體貨幣供應,二者市場信心。先談後者。如果市場信心充足,則可以吸引投資者把儲蓄都拿出來,投入股市;如果信心不足,就是存款於銀行,輸給通脹,投資者也不願意買股票,這是顯淺的道理。而明顯地,一進入9月,好消息集體湧現,令大家的信心都大大改善了。例如大約在9月3日,美債債息見底,資金開始流出債市;與此同時,金市也有資金流出。這個現象有兩種效果,一是資金從這些避險資產流出,總需要找其他投資目標,而股市則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二是債市資金流走,導致債息回升,10年期與2年期美國國債的倒掛現象也因而消失了,對投資氣氛大有幫助。另外,就連中美貿易談判也頻頻傳出好消息,最新的則是侵總表示在2020年競選連任之前有機會與中國達成協議。雖說最近中國經濟數據有點衰弱,但如果中美真的至少達成「哎吔」協議,經濟數據就不再是重要因素了,因為中美協議在理論上確保了中國經濟回升。
Photo from Licensing
現在再談一談總體貨幣供應的因素。假如貨幣供應充裕,持有資金的實體總需要把資金投入到不同資產,所以只要貨幣供應是傾向增加的,總會有資金需要流入到股市。那麼,到底目前是否有貨幣供應增加的趨勢呢?筆者相信是有的。歐央行已經宣佈要重啟量化寬鬆QE了,這有可能迫令聯儲局跟從,重啟QE。歐元是美元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假如歐元QE而美元沒有絲毫要放寬貨幣政策的打算,則有可能令美元指數攀升至難以忍受的程度,使美國出口商品滯銷。另外,昨日美國紐約聯儲銀行實施了回購操作,以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這個操作自從QE之後都沒有做過,所以是十年來首次。美國貨幣市場緊張可能已成趨勢,這次月中水緊或許迫使聯儲局要屈服。不過這些都只是筆者的估計,實際情況還是要等待今晚鮑威爾的會後記者會。筆者只可以說,聯儲局被國內資金市場以及歐央行夾擊,很大機會要在短期內重啟QE。
綜合以上情況,大市在中長線上升應是沒有難度的。如果投資者仍然在意香港本地示威活動的話,筆者還是那一個建議,就是選擇一些本地業務佔少數的公司,尤其是避免本地地產股、零售股。筆者不是認定這些股票都會大跌特跌,只是認為市場有太多股份,不必把眼光集中於香港。另外,如果鮑威爾真的暗示要重啟QE,金礦股都是不錯的選擇。
圖表分析
Photo from Blogger
恆生指數現貨月線圖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較長期的看法,所以貼出了恆指現貨的月線圖。從圖中可見,恆生指數月線圖似乎呈現出旗形,可以說月線在等「爆邊」。到底是爆升還是爆跌呢?恆指在8月時份,一度跌穿了上升軌,走勢向淡;然而8月15日的低位24900提供了強大支持,因為24900跟年初的低位24897組成了今年的雙底。之後恆指反彈,踏入9月之後好消息又不斷湧現,所以形勢改善了不少,指數也收復了上升軌,仍有條件爆發上升。值得留意的是,恆指創出歷史高位33484之後,回落至24541為止,其平均價是29013;而參考上方月線圖可以得知,下降軌在10月就會到達29013附近。29013也跟7月4日高位29008相當接近。換言之,從一個比較長期的角度去看,如果指數在今明兩個月內升穿29013,則恆生指數有望於往後日子,也許是明年,再度挑戰歷史高位33484。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本文經由博客鼎展陳鴻璣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Text & photos: 鼎展陳鴻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