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專欄

龔成專欄標籤文章,共有258則龔成專欄相關的文章

【龔成專欄】想3年後儲夠36萬供女兒留學 尚欠資金8萬 有無穩中必贏投資法?
Investment.Bloggers
4 days ago

【龔成專欄】想3年後儲夠36萬供女兒留學 尚欠資金8萬 有無穩中必贏投資法?

有讀者手上有10萬現金,但每月只可儲蓄5000元,她希望3年起能夠儲足36萬資金,以便供女兒去外國讀書3年,但左計右計,...

【龔成專欄】高追3大電車股中伏 比亞迪股價跌2成 應止蝕還是靜觀其變?
Investment.Bloggers
11 days ago

【龔成專欄】高追3大電車股中伏 比亞迪股價跌2成 應止蝕還是靜觀其變?

中國電動車板塊近年曾經在表現亮麗,但有讀者重注高追比亞迪(1211)、理想汽車(2015)及長城汽車(2333)後,疑因...

【龔成專欄】男友後悔投資失手致欠下巨債 應先還錢家人 還是結婚免錯過生育時機?
Investment.Bloggers
18 days ago

【龔成專欄】男友後悔投資失手致欠下巨債 應先還錢家人 還是結婚免錯過生育時機?

愛情本無價,但心愛的男人在投資路上因貪心而失手,致欠下家人及財務公司巨債導致情緒低落,已30多歲的女友應該甚麼辦?若不還...

倒金字塔式槓杆投資法 天使魔鬼混合體 炒黃金變億萬富豪終輸身家
Investment.Bloggers
a month ago

倒金字塔式槓杆投資法 天使魔鬼混合體 炒黃金變億萬富豪終輸身家

借貸除可利用作賺息差外,亦可作為累積資本再投資的基礎。「倒金字塔式槓杆投資法」,就是運用價格上升的再槓杆策略,槓杆上槓杆...

低息借貸去買高息債券必贏? 看似利潤增倍 惟要小心隱藏數大陷阱
Investment.Bloggers
a month ago

低息借貸去買高息債券必贏? 看似利潤增倍 惟要小心隱藏數大陷阱

債券是其中一種定息產品,而利用適當的借貸就能創造更佳的息差回報。首先簡介一下甚麼是債券,一般來說,債券是會定期派息、到期...

槓桿沽黃金買美元年賺8成回報? 贏粒糖輸間廠 利差交易可導致破產
Investment.Bloggers
a month ago

槓桿沽黃金買美元年賺8成回報? 贏粒糖輸間廠 利差交易可導致破產

無論大戶或散戶都可能企圖利用息差套利(例如多年前曾流行沽出沒有利息的黃金、以獲得資金買入高息的美元賺息差),但不少散戶無...

賣樓獲170萬 應否復仇高追美股? 每月儲蓄可花5成買股 賣樓錢不宜動
Investment.Bloggers
2 months ago

賣樓獲170萬 應否復仇高追美股? 每月儲蓄可花5成買股 賣樓錢不宜動

中年上班一族過去一年曾積極買美股望賺錢,惜輸多贏少。最近他賣樓後將可獲得170萬元現金,他遂猶豫應該是「高追美股」,抑或...

【龔成專欄】長實旗下公司內地平賣住宅貨尾 超人李嘉誠都唔睇好 內房股是否冇運行?
Investment.Bloggers
2 months ago

【龔成專欄】長實旗下公司內地平賣住宅貨尾 超人李嘉誠都唔睇好 內房股是否冇運行?

李嘉誠創立的長實集團(1113)旗下的和記地產集團,近年不斷在內地以大幅折讓價「清貨尾單位」,有讀者關注「超人都唔睇好」...

月入5萬中產夫妻有樓有百萬現金 想50歲提早退休月享3萬被動收入 有可能嗎?
Investment.Bloggers
2 months ago

月入5萬中產夫妻有樓有百萬現金 想50歲提早退休月享3萬被動收入 有可能嗎?

澳門有中產夫妻月入逾5萬元,因有穩定的公僕工作加持,加上16歲起已努力搵錢投資,現時兩人雖年僅30歲,但已經做到有物業、...

怎對抗不斷把現金貶值的國家系統? 沽空現金 持優質股票 拒絕短炒
Investment.Bloggers
2 months ago

怎對抗不斷把現金貶值的國家系統? 沽空現金 持優質股票 拒絕短炒

我之前提及「(國家金錢)系統」的運作,以及「系統」如何偷去人民的財富,普通人在「系統」中先天處於不利位;因此,若要成功財...

定期存款息低 金價卻升不停 應否盡地一煲用家庭儲蓄狂買黃金?
Investment.Bloggers
3 months ago

定期存款息低 金價卻升不停 應否盡地一煲用家庭儲蓄狂買黃金?

港元存款利息早前曾跌破1厘,金價卻升不停並漸創新高。有讀者遂猶豫應否把佔資產4成的現金,包括家庭儲蓄甚至備用流動現金拿來...

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內! 散戶難學巴菲特 平衡投資怎樣最好?
Investment.Bloggers
3 months ago

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內! 散戶難學巴菲特 平衡投資怎樣最好?

「不要將全部雞蛋放在同一籃中」是傳統的投資智慧,但股神巴菲特持相反意見,他認為分散風險未必最好,更好的做法是:「將全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