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製作港人專屬眼鏡,女生搞工作坊創出商機
「一開始我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眼鏡,我才去做這個品牌,因為我的鼻子太扁。顧客戴上新眼鏡,毋須調較很多位置,已經很『合身』,像我現在般,眼鏡不會在說話期間滑下來,或是有不適感,這就是亞洲人尺碼。」Genic Eyewear創辦人戴美兒( Emily)說。
Emily生於眼鏡世家,作為眼鏡廠的第三代,她對設計業情有獨鍾,本來沒有想過接手家族生意。不過兜兜轉轉,Emily最後還是離不開眼鏡業。
Photo from PressLogic
Emily說:「當初我找不到適合的眼鏡,又沒理由叫工廠的師傅特意我造一副,其實我嘗試問過,但我母親的反應是,『怎會幫你造一副眼鏡呀?成本這麼高!』當時我不死心,便問婆婆以前是怎樣製造眼鏡,因為他們60年代已經開始造眼鏡,而當初沒有大型機器。」
成功取經後,Emily便去五金舖購買製作眼鏡的工具,更召集一班好友齊齊試整眼鏡,誰知無心插柳,竟然變成商機。
「 當初我們完成第一堂『工作坊』,大家自然會拍照上載至社交媒體,便收到大量查詢,『原來眼鏡都可以有工作坊,我也想造一副眼鏡!』那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有很多人找不到心目中的眼鏡。」
Photo from PressLogic
於是,Emily決意建立一個屬於香港人的眼鏡品牌。雖然舉辦工作坊利潤不高,但勝在能夠打響名堂,令她由擺市集,慢慢發展至開設實體店。為了設計出最適合香港人的眼鏡,她更花上2年時間,研究亞洲人的面形和尺碼。
「因為市面上的眼鏡店,通常會輸入歐洲品牌的眼鏡框,即使有眼鏡店會購入日本牌子的眼鏡框,對香港人(面型)而言仍然有差別。日本人面形骨架較細,他們的眼鏡亦較小,總有人的頭會較大,戴不到(日本眼鏡)。歐洲的(眼鏡)更不用說,他們鼻高輪廓深,這個位置會很貼面,會很不舒服。」
Emily指出,市面上很多眼鏡品牌價錢不便宜,但質素參差。
Photo from PressLogic
「 利用模具,將膠溶掉,用注塑的方式製作,可能一分鐘已經能造到一副眼鏡,我們測試過這種眼鏡,一「啪」便斷。手工眼鏡的好處是較耐用,我們選用醋酸纖維膠料,較有彈性,更為耐用。即使弄壞也能維修。」
製作一副手造眼鏡,一般需時3個月,成本高昂,不過Emily剛剛創業時有屋企眼鏡廠的支持,減輕部分生產成本,所以她決定以中價品牌作市場定位。
「香港眼鏡市場欠缺中間一層,不是很便宜,就是很昂貴,缺乏價錢適中,又能提供特別款式的品牌,我稱之為小眾市場,這亦是我當初雄心壯志的原因。」
Photo from PressLogic
小店的宣傳預算不多,惟有從不同途徑增加曝光機會。之前他們就試過與本地時裝品牌合作造眼鏡,負責生產眼鏡,襯托時裝秀的服裝。近期Emily亦與台灣插畫師合作,設計眼鏡配件,塑造新穎的眼鏡品牌形象。
「為我們設計眼鏡布、眼鏡盒或是購物袋,特別的元素,讓客人有新鮮感,去大品牌店舖、連鎖店不會有這樣的購物體驗,或許是很豪華、專業的體驗,但新一代或是我們目標客群,傾向於獨特的購物體驗、有趣的產品。」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