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美國長債投資者經歷了史上最慘十年 誰還敢說美國國債無風險?

美國長債投資者經歷了史上最慘十年 誰還敢說美國國債無風險?

Investment Bloggers
By 李浩然 on 27 Jul 2025

如果華爾街有一塊墳場,2020年代的美國國債很可能已經在那裡預留了自己的墓碑。翻開德意志銀行的長期收益率圖表,那條1920年代後幾乎沒有見過底的藍線,如今徹底栽進了負增長的泥潭。這不是什麼技術性調整,也不是什麼正常迴歸,而是「史上最慘十年」—如果還嫌這個說法不夠戲劇化,不妨問問那些以為自己買了「無風險資產」的債券持有者。

冷冰冰的數字勝過千言萬語。按名義回報計算,2020年代美國10年期國債年化報酬率-1.2%,長年期國債更是慘烈至-4.4%。這還只是表面。當通脹的惡魔入侵,現實比表格更殘酷。以實質回報觀之,10年期國債-5.1%,長年期國債-8.3%。放眼近百年,只有二戰與70年代石油危機能與之並肩,然而那時候至少名義利率還撐得住面子。

 

美國長債投資者經歷了史上最慘十年。

這不是什麼隱性損失。iShares 20+年美國國債ETF一路下殺,至今仍在高點腰斬的40%深坑裡掙扎。若同樣情況發生在美股,金融媒體恐怕會天天直播「資本主義完蛋了」大戲。但債券市場的血流成河,卻只換來一片死寂。原因也許很簡單——債券還有個「到期還本」的自欺安慰劑。然而,這種「只要不賣就沒損失」的鴕鳥哲學,無法掩蓋現實:一整代人正在親身經歷「固定收益」如何變成「固定失血」。

更諷刺的是,這場災難本可以避免。當2020年長端利率趴在地上,短債、T-bill收益率明顯更高,風險更低——明明擺在眼前的選擇,卻還是有無數投資者迷信久期神話,咬牙死守長債,彷彿美聯儲永遠不會加息,通脹永遠是歷史名詞。

現在,利率終於回到4%-5%。債券突然變得「有吸引力」了?這不過是從地獄爬回人間的幻覺。沒錯,未來回報確實有望改善,但也僅僅因為過去跌得夠慘。美國國債,這個曾經的「全球風險資產定價基石」,現在成了金融市場最大的黑色幽默。

或許有人還會安慰自己:「只要不再升息,回報就會修復。」但歷史教訓擺在眼前,市場不會永遠善待習慣於零利率時代的投資者。這個十年,債券市場終於證明了自己不是避風港,而是風暴中心。未來是否會更好?也許吧。但很少有資產能像美國國債這樣,既能讓你睡得安穩,又能讓你在夢裡流血不止。
這不是最糟糕的十年嗎?當然是——而且還遠未結束。

李浩然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