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鑑古知今】87股災30週年:美股基本面良好卻單日暴跌23%!
今年是2017年,美股不斷刷新歷史新高,誰也沒料到始於2009年的牛市能走這麼遠。從基本面看,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良好,以致聯儲局能持續加息。然而,歷史上有沒有試過在基本面良好的情況下出現股災?答案是有的,而且剛巧發生在30年前。
Photo from 華爾街見聞
1987年10月19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一」,當時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幾乎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單日暴跌近23%。在1987年股災中,港股更破天荒停市4天,歷史罕見。以下是環球股市在1987年10月的跌幅:
- 美國:22.6%
- 英國:26.4%
- 澳洲:41.8%
- 香港:45.8%
如此短時間且大規模的暴跌很難用單一因素來解釋。但分析普遍認為,當時剛萌芽的電腦程式交易,以及借助指數期貨合約進行對沖的交易策略,令市場變得更加複雜,埋下了災難的種子。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時買賣。股災後很多人說電腦程式看到股價下挫,便按照早就預設的機制加入拋售股票,形成惡性循環,令股價加速下挫,而下挫的股價又令電腦更大量地拋售股票。
Photo from Internet
值得留意的是,2017年跟1987年的美股有幾點相似:
- 大盤較牛市起點上升超過兩倍
- 基本面良好
- 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盛行(相對於1987年指數現貨與期貨套利交易盛行)
- 利率正在上升
- 市盈率處於高位
作為投資者,最好的做法當然是順勢而為,大牛市時必須有貨在手。然而,在保留一半醉的同時,也要保留一半清醒,在心理上為趨勢隨時反轉做好準備。
Photo from Internet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