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國出奇招鼓勵生育 學生懷孕送10萬盧布 年齡竟沒下限?
俄羅斯奧廖爾州推出爭議政策,向懷孕登記的女學生(包括高中及職業學校)發放10萬盧布(約9,400港元)的一次性現金補貼,以提高出生率。這項政策的背景是俄羅斯正經歷史上最嚴峻的人口危機:2024年俄羅斯的新生兒數量僅有122萬,創下了自1999年以來的最低紀錄,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負增長,未來數十年人口規模可能劇減至1.3億人左右,人口老齡化問題也逐漸加劇。
傳統政策失效
總統普京將人口問題視為國家戰略核心,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鼓勵生育,例如「母親資本」計劃。然而,這些傳統手段效果有限,未能顯著改善出生率。因此,地方政府開始尋找更激進的方法來解決人口問題,這也導致了此項補貼政策的誕生。
政策反應兩極化
政策一經公布即引發國內外激烈的辯論。反對者指出,這種政策不僅可能鼓勵未成年人懷孕,增加青少年的健康風險,並且可能使女學生因經濟利益而輟學,對其未來教育和職業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此外,許多人質疑這種用金錢鼓勵懷孕的做法是否倫理,是否真正能提高長期生育率。
支持政策者則表示,該措施並非鼓勵懷孕,而是針對已經懷孕且面臨經濟困境的年輕女性提供支持,避免她們選擇墮胎。他們認為,在俄羅斯當前嚴重的人口危機下,政府不得不採取非常規的措施。
民眾態度分裂
事實上,雖然官方聲稱已有超過40個地區推動類似措施,但實際各地政策細節差異甚大。部分地區甚至未設定領取補貼的最低年齡限制,這直接觸及了鼓勵未成年人生育的敏感倫理問題,也引發了更大的爭議。
俄羅斯民眾對該政策的態度嚴重分裂,約43%的人表示支持,40%的人表示反對,另有74%的民眾表示明確反對未成年人懷孕,顯示出俄羅斯社會內部對於政策本身及其道德底線存在巨大矛盾。
專家分析指出,此措施可能短期內提升出生率,但長期效果令人懷疑。政策可能帶來教育中斷、母嬰健康問題增加、青年母親貧困率提高,以及對國家財政造成額外負擔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從國際視野看,全球主流趨勢通常是透過保障教育權利、提供經濟支持等方式,延遲青少年懷孕而非鼓勵之。因此,俄羅斯的此項政策,在全球政策光譜中顯得極其特殊且備受爭議。
這項政策也反映出當前俄羅斯在政治與社會層面的緊張局勢:在國家意志下,個人的自主權與選擇空間受到擠壓。長期而言,解決人口危機的關鍵,或許不在於一次性的經濟補貼,而是需要更根本地改善國家的經濟條件、提升教育及生活質量,並建立健全的社會支持系統,從根本上增加人們願意並且能夠養育子女的意願與能力。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