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智威專欄】恒指破25000! 科網股未同步反彈? 3大熱炒主題揭資金流向
近期香港股市呈現明顯的板塊分化,近期穩定幣概念、醫藥創新藥、世紀工程基建等板塊炒起,但權重科網股卻跑輸大市,執筆時恒生指數已突破兩萬五水平,並已突破今年3月的高位,但恒生科技指數卻遠遠落後,甚至未能收復3月的高位。這一現象反映出市場資金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更青睞政策利好及短期題材股,而權重科技股則持續受壓。不過,隨著資金開始追落後,科技股近日終於迎來反彈,成為市場領漲主力。這一輪動趨勢或可持續一段時間,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最近港股表現強勁,多個投資主題熱炒,包括穩定幣概念,帶動相關區塊鏈及金融科技股炒作,如國泰君安(1788)、眾安在線(6060)、中國光大控股(165)等;醫藥創新藥,政策支援創新藥發展,加上部分藥企海外臨床進展順利,藥明生物(2269)、信達生物(1801)、康方生物(9926)等受到資金追捧;世紀工程即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相關股份如東方電氣(1072)、哈爾濱電氣(1133)等表現亮眼。相比之下,權重科技股如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美團(3690)、京東(9618)及百度(9888)等走勢則表現疲弱,導致科指大幅跑輸恒指,反映市場資金此前更偏向於短期題材炒作,而非長線佈局科技股。
不過,昨日終於迎來轉機,資金開始追落後,流入大型科網股,百度昨日飆升6%、阿里巴巴漲2.5%、美團漲3.3%、騰訊漲4.9%、快手(1024)夥全球第一網紅本周開啟中國直播,收市急升逾7%,可見或有資金從熱炒板塊流入走勢落後於大市的權重科技股,預期資金追落後或持續一段時間,值得留意。再加上科技股的反彈可能預示著市場風格正在發生轉變。一方面,前期熱炒板塊估值已處於相對高位,部分資金開始獲利了結;另一方面,科技巨頭經過長時間調整,估值已具備吸引力。
利益申報及風險聲明:本文章只是個人對個別股份的評論及分析,有關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確保所有資料的完整及真確性,亦不構成任何買賣或認購邀約。投資者要注意股價波動的風險及個人承受能力。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撰文:張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