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億撥款】海洋公園經營不善連年蝕錢?盛智文:政府條例約束下難有突破
海洋公園是不少香港人的回憶,然而公園已連續5年虧損,有機會在6月面臨倒閉。政府修訂早前106億元撥款計劃,下調金額,改為向立法會申請動用54億元拯救海洋公園,其中約30億元償還商業貸款,餘款支付公園一年營運開支及完成大樹灣水上樂園工程,這項撥款惹來不少爭議,有市民批評公園瀕臨倒閉全因管理層經營不善,不能一直以公帑「填氹」,有部份聲音就認為,海洋公園值得保留。前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盛智文接受本網專訪時亦認為,讓海洋公園結業絕對是錯誤,「對很多人來說,香港是一個很艱難的地方,而海洋公園每一個人都能去,不管你是什麼顏色,不管你從哪裡來,這樣的地方很重要。」他說。
Photo from Licensing
盛智文:54億撥款應「用得其所」
財委會早前通過了54億港元的注資,盛智文希望這筆錢能「用得其所」。「54億港元確實是很大筆資金,但30億港元需要用來償還銀行債務,這是政府的承諾。即使你將樂園關閉,不管你做什麼你都要還錢。至少你仍有24億港元維持一年或半年的運作。我認為那時應該坐下來制定一個方案。」他認為樂園對教育、保育傳達了一個很好的訊息,這些東西都相當重要,但如果要增加入場人次,真的需要增強遊客的體驗。
盛智文接任時,憑著創新的商業思維,成功為海洋公園塑造了新形象,除了動物主題外,亦令節慶活動例如哈囉喂等成為公園的「招牌」,吸收新的客源,令公園轉虧為盈。「當年我們聘請了一些建築師,根據樂園的地理位置規劃出不同園區,保留了一些原有的景點並改善設施,此外我們亦引入新的景點。創建一個香港人喜歡的樂園。」他說。
不過盛智文離任後,樂園便由盛轉衰,他認為不應只指責管理層,因公園本身受《海洋公園公司條例》的約束,有法定機構的「身份」,亦令它不像私營企業能自如地作出商業決策。盈利的時候,大家都不易察覺條例帶來的問題,但一旦出現虧損,這個條例就限制了樂園的發展。
《海洋公園公司條例》不合時宜應「拆牆鬆綁」?
「政府賽馬會43年前修訂了《海洋公園公司條例》,自那時起便從沒有變過。我們建造一個商業化的樂園,但受條例制肘,如果我想在中國或越南售票,並不可以。」盛智文憶述當年,他每天都收到很多電話,「從越南、菲律賓、韓國,每個地方都想建海洋公園。在中國,人人都想取得特許經營權。我曾跟政府討論過條例的問題。我認為這件事很瘋狂,因為無需花費金錢,海洋公園在世界各地都擁有最好的品牌,為何不讓其他人花錢去建造樂園?這有助於增加我們的收入!」盛智文表示,只要政府願意「鬆綁」,樂園便有更大的發展可能性。
海洋公園值得保留 不應變成政治籌碼
有不少人批評,公園曾過度注重內地遊客市場,而令其失去對本地遊客的吸引力。一個失去魅力的本地公園,是否應該再用公帑來拯救,成為54億撥款的最大爭議。但盛智文認為,海洋公園值得保留,不應將它變成一個政治籌碼。「疫情爆發前,我們有6500至7000萬遊客來香港,很多遊客從內地來,這並沒有錯。遊客就是遊客,我不在乎你的顏色,你從哪裡來,我在乎你有沒有錢。」不過,最令盛智文心痛的是,海洋公園成為一個政治籌碼。「立法會裡不同政黨攻擊公園,不是因為公園自身問題。老實說,我相信每一個人心底裡都喜歡這個公園。」
現時盛智文仍心繫海洋公園,他認為要保住樂園就必須作出改革,例如將科技引進樂園。「如果我是主席,我會重新在海外及本地招攬一個很強的管理團隊。然後我們審視現有的景點,帶來一點轉變,善用科技,如擴張實境、虛擬實境,人們走進水族館,戴上眼鏡與鯊魚同游。」他建議管理團隊用新科技提升樂園的遊戲體驗,吸引更多年輕人。
記者:張可怡
攝影:李炳芳、Da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