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狄社評】預算案「課金」恐難救全家,香港政府解決深層次矛盾仍需努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日(2月27日)公佈上任後第二份財政預算案,筆者觀看直播後,覺得整份預算案缺乏亮點。市民或許會聚焦有沒有全民派錢、退稅退了多少,筆者倒認為不派錢做法合適:政府是沒有義務將財政儲備派給市民或連年退稅,而且最近派四千元弄出「大頭佛」,郵寄表格申請的做法離地萬丈,對基層幫助亦有限。
Photo from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然而,對於最近社會聚焦的議題,例如公立醫療系統「爆煲」,預算案亦只是輕輕帶過,提出為醫管局提供額外7億元經常資助,同時預留100億元作為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7億元經常資助主要是給予醫管局增聘人手,但香港公立醫療系統面對的壓力,是否單靠「課金」可以解決,相信讀者心中有數。政府會否撥款研究應否輸入海外醫療專才,或致力減輕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的行政工作?這是預算案所未有觸及的。
Photo from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房屋政策方面,「明日大嶼」的人工島填海大計始終遠水難救近火,筆者認為撥款20億元予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做法合適。香港年輕一代面對的房屋問題,始自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停止造地、停建居屋及減少公屋供應,最終積重難返,成為社會的終極深層次矛盾及計時炸彈。政府堅持不放寬樓市辣招及其他需求限制措施,但近年有不少聲音反映,額外印花稅等樓市辣招是會減少二手私樓供應,對壓抑樓價的效果相當有限。筆者認為,政府堅持不撤樓市辣招,更多是出於「政治正確」的表態,結果將前朝梁振英政府的臨時措施恆常化,對解決房屋問題是沒有幫助。
Photo from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誠然,上文討論的部份政策方針,或許超出了財政司司長的工作範圍。但香港政府近十多年給人的感覺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官員缺乏遠見,遇上有爭議的議題,要麼設立委員會研究,要麼開設基金,以為「課金」能醫百病。政府最近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包括局部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及填海,以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是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的第一步。中央政府近年要求香港政府官員勇於擔當、積極有為,就是希望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首的今屆政府不要迴避深層次矛盾,但願特區政府不會忘記其頂頭上司的要求。
Text by 雲狄,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