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BF專欄】9月複盤:捨得的智慧

【BF專欄】9月複盤:捨得的智慧

Bloggers
By 艾瑪 沈 on 29 Oct 2018
用筆寫生活,用心看世界。

時間就是一個刻薄的巫婆,她悄悄剪掉夢想小紙條的一個翅膀,她在無數的路口設置迷陣,她永遠讓你無法抵達。

——吳曉波

2018年,時間過得比翻書還快。一眨眼就到了最後一個季度。

這一年,各種宏觀大事此起彼伏,似乎每天都有歷史的車輪滾滾碾壓而過。個人力量顯得如此渺小,直如滄海一粟。儘管渺小,卻依然掙扎努力著,去努力追求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Pixabay

1.

昨晚,參加婚禮,聽隔壁座的姐姐分享她女兒的煩惱:最近女兒的功課實在太多了,每天要花很長時間做。今天做了整整一個上午,還沒做完。我敲門進去問她。她一下子就崩潰了,哭得稀裡嘩啦的,說功課實在太多,她真的完成不了。

她女兒在香港一所著名的國際學校讀書,一般來說,國際學校的功課都比傳統學校要少很多。細問之下,原來不同科目的老師會安排很多的可選作業,這些作業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學校也會按學生的程度,分配不同級別的功課,程度越高,功課的難度也越高。

她女兒非常要強,每一門功課的可選作業都會做,且都想做到最好。由於她每一門功課的程度都是班裡最高,每一份作業的難度也最高。

孩子要強、成績好、主動高品質完成功課,本是萬千父母夢中所望。但凡事過猶不及,什麼都想做好,最後可能什麼都做不好。

時間、精力有限,我們必須做出取捨,才能走得長遠。如何做取捨,需要智慧。莫說孩童,我們大人,走多了二十幾年的路,照樣還在摸索中。


/Pixabay

2. 

9月,開始準備第三本書。

因為前兩本書寫得流暢,原來在專欄裡寫的很多文章,大概5萬多字,並沒有用上。這些文章在專欄裡的反響都不錯。於是,總想著,能在第三本書裡重複使用就好了。這樣,我的第三本書就只需要再寫半本就行了。

後來,第二本書的出版社跟我說,因為排版和成本考慮,我的書太厚了,需要去掉三萬字——整整七個獨立的章節。不是因為文章涉及敏感資訊,不是因為我寫得不好,純粹是成本考慮,要刪。

這每一章節都是我的心血,我都捨不得。於是,又想著,也許我也可以在第三本上重用。這樣,我的第三本書只需要再寫三分之一就行了。

9月一整個月,我就在做裱糊匠的工作,試圖把支離破碎的零散文字用某種邏輯,粘連起來。沒錯,第三本書,我已經有了一個牽強的目錄,我也有了勉強能聯繫起來的17個章節,接近9萬字,再用兩個星期補一點文字,我的第三本書就能完稿了。

可是,我看著第三本書的資料夾,我一點都不喜歡它。

不像前兩本書,我總會時不時打開它們,一次次回顧它們的章節,感受他們清晰的脈絡、流暢的思路。像太極的一呼一吸,自成迴圈,舒服自在。

第一本《理財就是理生活》,順著人成長的不同階段,從初級、中級到高級講述十個理財的模組。

第二本還沒有確定名字的親子理財書,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學習理念、消費、零用錢、儲蓄、生涯規劃、投資心法、創富實戰,從簡單到越來越複雜,如升級打怪,挑戰越來越高的難關。直到那個喜歡問媽媽問題的小學生,已經變成了羽翼豐滿,有不少投資經驗的高中畢業生。她要離開家庭,去美國讀書,要面對世界,開啟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新生活。

而第三本......章節與章節之間牽強附會、知識點散亂無序。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這句話知易行難。捨棄,需要勇氣。

在十月的第一周,我決定,捨棄從前的9萬字,從零開始。


/Pixabay

3. 

9月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賣房子。

房價處於高位,應該賣而不是買——這個建議,我經常跟人說。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這個念頭在心裡盤桓了有一年多。

但是,一來工作和寫作太忙,二來租客一直住著。雖然是活約,只需要一個月提前通知就可以解約。

就像第一本書的後記裡,我引用的巴菲特的話習慣是如此之輕,以至於無法察覺。又是如此之重,以至於無法掙脫。” 租客每個月交租,形成了我的舒適區、無法察覺的習慣和憊懶的藉口。我一直這個月拖下個月,下個月又拖再下個月......

直到八月底,兩個房子的租客都退租了,才打起精神來放賣。

房價會不會繼續漲?我看不準。宏觀形勢太複雜。

過了11月中期選舉,貿易戰會不會依舊這麼劍拔弩張?我覺得會有所緩解,但不會取消。中國這幾年令人豔羨的發展、強勢的姿態已經成為美國的最大爭霸對手。不乘你還沒真正強大時,一棍子打死,難道再給你喘息之機嗎?川普是從商戰中成長出來的,不是政治家。他講實用,考慮的因素不如政治家多,所以,他會更直接更粗暴。

經過這幾十年的超速發展,新興市場普遍槓桿率過高,債務一戳就破,實業疲軟。美國接連加息,新興市場貨幣一瀉千里,金融市場哀鴻遍地。

但是,香港又是一個特殊的區域。

人民幣貶值壓力巨大,資金有海外配置的壓力。CRS又使得除房產以外的境外金融資產都暴露在稅局的視線下。這些錢會去哪裡?暫時,房產還是一個避風港。

所以,香港的房子會不會跌,我也不知道。為保險起見,賣掉一部分實現收益,還是能對沖風險的。

因為租客住了七年多,房子已經慘不忍睹。我猶豫要不要裝修了再賣。雖然差的裝修已經折價在低的開價中了,但人是主觀的,第一眼感受不好,很容易就大幅降低標準。可是裝修至少要花上十萬,要不要捨棄這十萬和裝修的兩周時間,來換取更快更高價賣出的可能性呢?

之前因為懶、因為捨不得放棄租金收入,拖延到了現在這個不太適合賣房的時間段,以致賣得不太順利。

人生,很多時候便是如此。要想獲取更大收益,就要放棄踏實穩定的小恩小惠

可是,小收益真實可見,大未來卻是不確定的。放棄,也許做對了,也許兩頭都成空。到底是要小確幸,還是賭一把?這需要懂得捨得的智慧。


/Pixabay

4. 

理財也是如此。

想要省錢,卻捨不得放棄高品質的生活。

想要創業,卻捨不得目前穩定的收入。

想要投資,卻擔心虧損,捨不得本金和現有理財產品的穩定收益。

沒有舍,就沒有得。捨棄了,也不一定有得。但是,如果好好計畫,總有一些聰明的辦法,可以幫助你在捨棄時候,把損失降到最低

如果你又想省錢又不想降低生活品質,那麼保持品質消費、但降低頻率可以幫到你。

根據摩卡效應,那些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費用,只要頻率很高,日積月累之下,就能掏空你的錢袋。一天一杯星巴克,可以改成兩天一杯,中間一天沖袋泡咖啡;一週一包香煙,改成兩週三包;一年一部手機,拉長成一年半換一部。當你適當拉長消費間隔,長久下來就能省下很多。下一次想要買買買的時候,跟自己說:好!可以買。等下星期再買。

如果想創業,那麼基於現有的技能來創建搖錢樹,而不是另起一壇、從零跨界。可以先利用業餘時間,完成早期積累,等到開始穩定盈利了,再脫身而出。

擔心投資風險,那麼利用配置,把投資分級,預留3-6個月日常生活所需,再留大部分購買中低風險的長期產品獲得穩定的盈利,為退休、兒女教育等長期支出作準備,最後再把有限的金額投入高收益的產品,以博取高回報。通過金額的比例限制,把損失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就算兩頭都是空,對你也無法造成重大傷害。


/Pixabay

這便是我的捨得經驗。資源有限、機會有限、時間精力有限,為長期發展而計,有時必須捨棄現有的小收益,才能獲得更好的成長。而捨棄之前,做好規劃,便能有效降低損失。

吳曉波說:時間就是一個刻薄的巫婆,她悄悄剪掉夢想小紙條的一個翅膀,她在無數的路口設置迷陣,她永遠讓你無法抵達。

這些現有的小收益和小安穩,便是時間巫婆在路口設置的迷陣。看你捨不捨得撥開雲霧,先破後立,才能到達更高的彼岸。

(本文經由博客艾瑪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Text & photos: 艾瑪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