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賺百元?深圳暑假湧現「跑樓梯小孩」代送外賣 似雙贏實違法
暑假期間,深圳華強北出現一群「跑樓梯小孩」,他們從外賣員手中接單,負責最後100米的送餐,每單賺取1-2元(人民幣,下同)。有律師指出,此行為或涉變相僱用童工。華強北街道辦於4日發出通知,要求商戶勿讓子女參與代送外賣,並已約談相關平台。街道辦表示,雖理解家長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初衷,但此舉存在安全隱患及法律風險。
暑期「跑樓梯小孩」現象
深圳華強北的賽格廣場是城市繁華的縮影。每日上午11時起,這裡上演獨特的「外賣接力賽」。由於寫字樓樓層高、電梯「等候太久」等,外賣騎手為避免超時罰款,催生了「代送」生意。放暑期小孩及青少年(10至14歲的未成年人)加入後,華強北代送阿姨們被捲入價格戰,單價從平日的3元或2元壓到1元。外賣騎手表示,成人騎手收費未變,但大家更喜歡讓孩子幫忙代送。他們多來自湖南、廣西等外省,趁暑假來深圳探親。
成年人以每單2元從騎手處接單,再分包給孩子們跑腿,每單分1元。一名初三學生何同學20分鐘能送完10多單,一周賺三四百元,最高日入70元,更有兄妹合作日入過百。這個看似「多贏」的場面——騎手省時、孩子賺錢、家長稱能「鍛鍊孩子」——已引起社會及官方高度關注。華強北街道辦近日已發出通知,呼籲即日起不得讓孩子代送外賣,並已約談相關外賣平台與商戶,要求正視並解決此問題。
法律與安全風險
這場「暑期實踐」的溫情表象下,暗藏重大法律與安全風險。孩童在馬路邊搶單、穿梭電梯間,安全隱患顯而易見。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郭政律師指出,外賣員付酬讓未成年人代送餐,實屬營利性勞動,可能構成「變相僱用童工」,違反《勞動法》禁止使用童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法律嚴禁招用未滿16歲者從事有償勞動,若形成僱傭關係,外賣員須負僱主責任。
律師進一步強調,若發生意外,外賣平台監管不力、家長監護缺位、寫字樓管理疏失,均須承擔法律責任。此外,餐品送錯、損毀或食品安全問題,也將導致消費者權益保障的責任歸屬模糊化。
社會背景與矯治建議
「跑樓梯小孩」現象的出現,是多重社會因素交織的產物。從家庭層面看,部分家長抱持「讓孩子體驗賺錢辛苦」的願望,或想讓沉迷手機的孩子有事可做;而外省孩子在深缺乏暑期活動資源,賺取零花錢成為直接動力。這折射出家庭教育在社會實踐認知上的偏差,以及公共託管和青少年活動資源的結構性短缺。
更深層次地,此現象暴露了外賣平台機制的矛盾:在追求效率的演算法下,如華強北等複雜場景的配送困難未被充分考量,導致騎手尋求「灰色方案」規避罰款。專家建議,家長應選擇更規範的實踐活動;平台需優化算法,為特殊樓宇設置合理配送時間,並加強騎手法制教育。同時,政府應加強監管,並聯合社會力量提供多元暑期項目,讓孩子們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