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李浩然專欄】追勢投資只是泡沫時代的安慰劑 看似100%必贏策略 震盪市中變大戶提款機

【李浩然專欄】追勢投資只是泡沫時代的安慰劑 看似100%必贏策略 震盪市中變大戶提款機

Investment Bloggers
By 李浩然 on 09 Nov 2025

投資者總是在尋找既能參與牛市狂歡,又能在崩盤前全身而退的聖杯。Cambria Funds創辦人Meb Faber在2006年提出的10個月移動平均線策略,這個看似簡單的規則——高於均線買入,低於均線賣出——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表現確實亮眼,讓追隨者躲過了標普500近60%的跌幅。

回溯1901至2012年,這套「定時」策略不僅將年化回報率從9.32%提升至10.18%,更將波動率由17.87%大幅壓縮至11.97%。最誘人的是,其最大回撤從-83.46%的深淵收窄至-50.29%。$100的初始投資,在純粹的買入並持有策略下變為216萬美元,而在這套機械神的指引下,竟膨脹至520萬美元。

然而,最令人玩味的是策略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表現差異。2007至2010年金融危機期間,系統在頂部下方6%發出賣出信號,在底部上方20%才重新買入,確實規避了主要跌幅。但在2022年的熊市中,投資者卻經歷了高買低賣、再高買再低賣的痛苦輪迴。這種「鞭打效應」不僅考驗耐心,更暴露了趨勢追隨的致命弱點:在震盪市中,它會讓你成為市場的提款機。

更深層次的矛盾在於,這套策略的成功假設投資者是沒有情緒的機器人。它要求百分之百的紀律,在賣出信號出現時毫不猶豫,即使當時市場情緒樂觀;在買入信號亮起時果斷入場,即使廢墟仍在冒煙。但現實是,這套策略的最大敵人,並非市場,而是鏡中的自己。在連續數次被市場愚弄後,有多少人能堅守這套冰冷的規則,而不是屈服於「這次不一樣」的誘惑?

在當前可能的AI泡沫中,趨勢追隨策略面臨更大挑戰。科技股的波動性遠超傳統市場,納指在科網泡沫期間的震盪幅度讓200日均線策略產生了多次假信號。1998年和1999年的連續鞭打,讓追隨者在泡沫最瘋狂的階段反覆進出,錯過了最豐厚的收益。

換句話說,將趨勢跟隨視為捕捉AI泡沫的低風險捷徑,是一種危險的誤讀。它無法讓你精準逃頂,卻極有可能讓你在泡沫中途因短暫回調而被甩下車,眼睜睜看著狂歡繼續。它提供的不是免費午餐,而是一份價格不菲的套餐,主菜是降低波動率,附餐則是頻繁的交易成本以及在牛市中跑輸的挫敗感。

最終,這套策略提供的或許不是超額回報,而是一張昂貴的床墊,讓你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能睡得安穩一些——僅此而已。對於那些自認無法承受巨大回撤的投資者而言,這或許是必要的成本。但對於其他人,與其追逐這套機械的福音,不如坦然接受市場的隨機漫步,並將精力放在更可靠的原則上:資產配置、長期持有與成本控制。

李浩然

www.facebook.com/lhyinvestment/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