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人好過識字?重點是有多少人信你 打工仔人脈有望變黃金
每次去一些商務活動,總有一些人拿著一大疊自己的卡片,圍著圓桌每人派一張,但整晚的交談不超過兩句。這樣得來的人際網絡,真的有用嗎?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討論人脈這一回事。
識人好過識字?
這是坊間的信念,甚至乎變成一種信仰,覺得凡事只要識人,便能夠暢通無阻。名人多人認識,但你認為名人會無端端信任他們嗎?肯定不會!所以事情的核心,在於雙方的互信。
提升自己的可信任度
人脈除了建基於坦誠的溝通之外,一個人的「可信任程度」也是決定性因素之一,例如:
公眾人物/微網紅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傾向相信公眾人物或者微網紅的呢?原因不是他們的形象鮮明這麼簡單,更加是你知道「有什麼事情你一定可以找到他」,以及「他們的形象很寶貴,所以不會輕易騙你」。
對的,這些人要是行徑取巧不誠實,事情必然輕易公諸於世,並且重挫他們辛苦建立的形象,所以即使和這些人合作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你也願意接受,因為你知道他們通常不會騙你。
有介紹人背書
你的好朋友介紹給你的新朋友,代表已經有一個你認為可信的人為他背書。介紹人越有信譽,被介紹者可信性便越高,因為介紹人也要保住他的形象,在介紹之前,必然會清楚了解被介紹者是否誠實可靠。
而當介紹人的信譽去到某個程度,他們本身的存在便已經可以獲利:經營一盤作為中間人的生意,越介紹得多可信的人,介紹人的信用便越高,彷彿一個飛輪一樣。說到底,生意的其中一個本質,就是信任度的傳遞。
深入認識的人
為什麼有些老細高層喜歡聘請校友作為自己的員工下屬呢?他們相信同校畢業生的辦事能力只是表面原因。深層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同屬一個社交圈子:老細高層認識這位員工,也認識他的師兄師弟,與他擁有一個共同人際網絡。
至於員工,他們也知道老細高層可以輕易在他的人際圈子之中作出褒貶,所以他們也特別著重誠信,以免後路受損。反過來從老細高層角度,也是如是。
如何由零開始建立人脈
你可以在任何時間開始建立屬於你的人脈。你不一定要當一個公眾人物或者微網紅,但你可以透過建立可靠性、專業能力、主動慷慨等,去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可信性,讓別人認識你。
可靠性很易明白,就是準時、做事有交帶、不傳播是非並保守秘密;
專業能力,就是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有良好的過往紀錄,樂於分享自己的知識;
慷慨分享網絡,就是在別人有需要時主動伸出援手;別人人脈不足嗎?便充當介紹人,連結資源,變成別人的共同朋友。
人脈就是錯綜複雜的網絡
人脈的本質,就好像一個蜘蛛網,互相串聯,互相結合。重疊程度越高,人脈網越穩固。
好像文章開首那些逢人派卡片,話不過兩句的人,屬於「單點式連結」:我不認識他,也沒有人介紹,更沒有共同朋友,要是他不誠實,我也無計可施。這種人脈,基本上是可信性低的無效連結。
結語
說到最後,也想說一些街頭智慧。如果你新認識的人有以下兩種行徑,建議你存有一些戒心:
第一,電話號碼經常更改的人;
第二,在不同圈子用不同英文名的人(我意思不是乳名和工作用名字的分別)。
人脈的精髓,在於信任度的傳遞。先建立自己的誠信,再傳遞別人的誠信,你便會成為社會網絡中的一個匯合點,別人有事相求或有好東西分享,必然第一時間想起你。
半宅職薯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