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式員要失業了?黃仁勳警告:手寫代碼將成過去式
當前,科技巨頭們對AI的潛力及其對就業市場的影響看法不一,但有一點越來越清晰:AI正在重塑我們的工作方式。輝達(Nvidia)CEO黃仁勳近日警告,AI時代來臨,不懂運用人工智能者恐被淘汰。他在《All In Podcast》節目中直言,AI是史上最強「科技平權工具」,如今人人都可成為軟件工程師,傳統「手寫代碼」(raw dog)的工作方式已行不通。
AI大幅降低程式編寫門檻
輝達(Nvidia Corp.)執行長黃仁勳在2025年7月23日的《All In Podcast》中指出:「AI是史上最強的科技平權工具,現在人人都是軟件工程師。」他警告:「不用AI的人將被會用的人取代」,並強調「軟件工程師不能再靠『手寫程式碼』(raw dog)生存。」
這番話顛覆傳統認知,展現AI如何讓非專業者也能參與程式設計。過去成為軟件工程師需掌握複雜技術與累積經驗,門檻極高;如今門檻轉變為「撰寫提示(prompt)與驗證輸出」。黃仁勳透露,輝達內部「100%的軟件工程師與晶片設計師都受AI工具支援」,AI減輕重複工作,提升創新效率。微軟科技長Kevin Scott預測,2030年95%程式碼將由AI生成;Meta、Google等巨頭也積極推動AI輔助開發,徹底改變軟件開發生態。
市場需求是否萎縮?
儘管 AI 降低了程式設計門檻,但其對軟件工程師需求的影響引發熱議。部分人擔憂 AI 普及將導致入門級程式員職位萎縮,甚至引發裁員潮。事實上,市場已出現了警訊。例如,2025年7月,微軟實施自2023年以來最大規模裁員,單月裁撤約9,000人,今年累計已削減逾15,000名員工,波及工程、遊戲開發等多部門。CEO Satya Nadella 表示,這波裁員源於優化組織結構與投入 AI 基礎設施戰略,並承認AI自動化力量已逐步重塑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內容。
然而,多位業界人士指出,AI並不會真正取代開發人力,而是重塑需求結構。矽谷大數據分析商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科技長 Shyam Sankar 早前也在一個podcast節目中駁斥 AI 會取代人類工作的說法,他認為AI能釋放更多創造力及生產力,進一步提升人類潛能。這意味傳統職位可能消失,但新職能與機會也將隨之誕生。
職能轉型與高階價值創造
在AI驅動的軟件工程新時代,軟件工程師的職能將經歷根本性轉型。過去注重「手寫程式碼」的能力將逐漸被「駕馭AI」的能力取代。未來的軟件工程師將更多扮演AI的「協作者」和「引導者」,而非單純的程式碼編寫者。其核心職責將轉向高價值領域:AI校正與優化,確保AI生成程式碼的準確性、效率和安全性;系統設計與架構,設計複雜軟件系統並整合AI工具;創新應用開發,運用AI解決現實複雜問題,創造前所未有的產品與服務。
對初階程式員而言,單純的程式碼編寫技能不再具備足夠競爭力。他們需積極轉型,重心放在理解業務需求、設計AI驅動解決方案,以及有效與AI協作實現創新目標。總之,未來的軟件工程師將從「碼農」蛻變為更具策略性、擅長「駕馭智能」的高價值創造者。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