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bubu跌8成無人要 真玩家已轉買娃衣 一套160元照樣搶光
近期潮玩市場風雲變幻,曾經炙手可熱的Labubu在補貨後價格遭遇斷崖式下跌,部分限量款跌幅高達80%,讓不少囤貨的黃牛損失慘重。然而,在這波市場寒流中,Labubu的「家長們」卻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娃衣」熱潮,將對玩偶的熱愛轉化為精緻的消費。淘寶平台上「Labubu娃衣」的搜尋量飆升至上千條,價格從20元至16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其中六件套裝更是屢屢爆單。
娃衣成新焦點
Labubu市場的退燒並未降低玩家熱情,反而將消費重心從追逐稀有款轉向精緻的「娃衣」裝扮。當黃牛因囤貨虧損時,從夏威夷風情到美拉德套裝,從迷你馬丁靴到節日限定禮服,可謂一應俱全。
淘寶上「Labubu娃衣」搜索量已破千條,售價從20元到160元不等,其中六件以上的高性價比套裝最受歡迎,成為「爆單款」。這反映玩家不再盲目追求稀缺性,而是投入更多情感與金錢在個性化裝扮上,為潮玩周邊市場開闢新增長點。
娃衣打造情緒價值
對於許多不願生育的年輕人而言,Labubu娃娃不僅是收藏品,更承載著他們對「養育」的渴望與樂趣,成為情感投射的對象。他們為娃衣量身定做收納盒,甚至將Labubu視為攝影模特,越是精心打扮,越是樂在其中。對娃衣的精緻消費,不僅滿足了他們的情緒價值,也成為一種獨特的社交貨幣。
在小紅書上,年輕人熱衷於分享Labubu的「今日OOTD」(每日穿搭),其熱情不亞於專業穿搭博主。他們對娃衣的材質、做工、尺碼甚至發貨地都精挑細選,比為自己購買衣物還要上心。這種對細節的考究,一方面源於對「娃兒」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年輕一代追求「質價比」的消費理念——花錢可以,但絕不花冤枉錢,力求每一分錢都物超所值。
產業鏈重塑:新商機
潮玩周邊消費的「可愛戰場」背後,隱藏著電商平台與產業帶工廠深度協作的新興商業模式。以淘寶國貨嚴選為代表的平台,透過「半托管+產業帶」的運營策略,直接連結源頭工廠與消費者,大幅減少了中間環節和品牌溢價。
這些曾為國際大牌代工的產業帶工廠,如今在平台扶持下建立自有品牌,如蕪湖浮造電子商務和汕頭小王國,它們利用自身在生產和設計上的優勢,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高品質的娃衣和周邊產品。許多Labubu家長發現,淘寶的國貨嚴選專區只要二三十元就能買到毛線帽、墨鏡、揹帶褲,輕鬆配齊整套時髦穿搭。評論區清一色家長好評:價格香、質量好,超值。例如,Labubu專用安全座椅,僅需人民幣28.9元,便能滿足精準的尺寸需求,深受玩家好評。
除了娃衣之外,「改娃」是玩家透過改造玩偶(如調整毛色、妝髮、貼鑽等)進行二次創作的熱門方式,部分改娃師更以此為職業,訂單供不應求。「改娃」分為正版改造與仿版銷售兩類:前者接收玩家寄送的玩偶進行個性化翻新,後者則直接售賣高仿品。部分仿版玩偶定價達二三百元,甚至超過正版售價。這既滿足玩家定制需求,也因低成本高溢價形成灰色產業鏈,經濟效益顯著但存在版權風險。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