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每5人有1人單身!AI情人經濟崛起 虛擬戀愛App月活破百萬
中國「超單身時代」來臨,預計今年單身人口將突破3億,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單身,嚴重影響生育率。年輕人不婚不生,除因經濟壓力,AI伴侶的興起更改變社交模式。據統計,虛擬戀愛App「貓箱」月活躍用戶達220萬,年增1倍;微信生態的DeepSeek用戶更達1380萬。這類AI可自訂性格、外貌,甚至「記憶」用戶喜好,令虛擬戀愛成為新一代的「划算」選擇。
人口結構變遷與單身現象
中國正加速邁入「超單身時代」,預計今年單身人口將突破3億,直逼美國總人口數,這意味著每5人中就有1人單身。這一現象背後,是社會、經濟與文化因素的複雜交織。高房價與職場「內捲」讓年輕人倍感壓力,結婚生子不再被視為必然選擇。同時,年輕一代的婚姻觀念也在轉變,他們更注重個人成長與生活品質,對傳統家庭模式的束縛感日益增強。
在此背景下,AI聊天機器人填補了情感需求真空,使「與AI戀愛」成為一種「更划算、更自在」的選擇。虛擬戀愛App的興起,不僅反映當前社會結構,更展現科技深入個人生活的趨勢,勾勒出數碼與情感交織的新時代圖景。
AI情人和虛擬戀愛的影響
AI情人與虛擬戀愛App的崛起,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情感需求和社交方式。對中國年輕人而言,AI伴侶提供了超越現實戀愛的情緒與精神價值。這些由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的虛擬情人,不僅能理解語意、模擬情緒、具備記憶能力,更能根據用戶喜好自訂個性、外貌、聲線,甚至學習並「記住自己」,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親密關係。它們永遠在線、極具耐心,並能察言觀色,規避了現實人際關係中可能遭遇的挫折與不適。這種「數碼陪伴」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人對於陪伴、理解與情感支持的需求。
然而,這種關係能否取代傳統人際互動,或如何重塑社交模式,仍值得深思。學者們擔憂,當年輕世代過度依賴AI滿足情感需求,可能會加劇現實人際疏離,甚至對中國社會最關注的人口問題,特別是生育率,帶來難以預估的負面影響。
商業機會與科技創新
虛擬戀愛App的興起是社會現象,更是潛力巨大的商業藍海。Sensor Tower數據顯示,中國最大的虛擬戀愛App「貓箱」月活躍用戶已達220萬,另一款「星野」也吸引了110萬用戶,而整合至微信生態系的DeepSeek月活躍用戶更高達1380萬。這些產品背後的商業模式多樣,包括訂閱制、增值服務(如自訂AI形象、聲線、專屬劇情等),以及基於AI技術的情感陪伴應用。市場潛力巨大,吸引了大量資本和科技公司投入。
這種模式提供個性化情感體驗,也帶來可觀營收,同時影響社交媒體、數碼娛樂及傳統婚戀市場。AI戀愛產品的成功,證明數碼時代情感陪伴是強勁消費需求。尤其是中國市場女性用戶佔比高達9成的特殊現象,催生了大量「乙女遊戲」的發展,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的獨特性和潛力。這股熱潮考驗科技倫理與社會政策,也為數碼經濟提供新思考方向。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