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滾回南非?特朗普暗示遣返馬斯克?二人為何再度交惡
一場政治盟友的決裂正演變為公開衝突。美國總統特朗普暗示,可能驅逐已歸化為美國公民的億萬富豪馬斯克。此言不僅重創特斯拉股價,更將兩人因電動車補貼而起的政策分歧,升級為涉及公民權利的政治威脅。
從盟友到威脅驅逐:特朗普與馬斯克的決裂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對是否會遣返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問題,給出了模糊卻充滿威脅的回應:「我不知道,但我們可能得看看情況。」這番話標誌著兩人近期的矛盾達到頂點。
衝突的直接導火線,是特朗普政府推動的一項稅收與支出法案。該法案計畫取消對電動車買家提供的7500美元(約58873港元)稅收抵免,這直接衝擊了馬斯克的商業核心利益。馬斯克對此法案強力反彈,稱其為「瘋狂的支出法案」,並威脅要協助創建美國第三政黨以示對抗。
特朗普則認為,馬斯克的反對純粹是出於自利,旨在保護其企業長期依賴的聯邦補貼。他在社群媒體上反擊:「馬斯克正在失去他的電動車特權(EV mandate),而且他可能損失的還不只這些。」
他表示,可能會動用「政府效率部門」來「盯著馬斯克」。他稱「DOGE是那隻怪獸,可能得回頭把馬斯克吃掉。」
極具諷刺的是,DOGE正是馬斯克在大選後,應特朗普之邀入閣所主管的部門,旨在精簡聯邦機構。如今,特朗普卻威脅要用馬斯克親手創建的改革工具來對付他本人,政治羞辱意味濃厚。
關係演變:從友好到敵對的循環
回顧特朗普與馬斯克的關係,清晰地呈現出一段政治與商業利益驅動下的無常軌跡。
友好期(2024年初 - 2025年初):馬斯克在2024年大選期間支持特朗普,並在特朗普當選後獲邀入閣,主掌DOGE,兩人關係密切,被視為政商結盟的典範。
首次交惡(2025年5月):馬斯克因改革觸及部分勢力利益,並與特朗普在氣候等政策上出現分歧,最終於5月底辭職,兩人關係首次出現裂痕。
短暫和解(2025年6月):經過短暫的冷卻期,雙方在社群媒體上的緊張關係一度有所緩和。
再次交惡(2025年6月底至今):稅改法案成為關係破裂的引爆點。馬斯克的激烈反對被特朗普視為背叛,特朗普則以撤銷補貼和威脅驅逐等極端言論回應,雙方徹底走向對立。
遣返馬斯克是否可行?
特朗普「考慮驅逐馬斯克」的言論,在法律上幾乎站不住腳,其政治恐嚇的性質遠大於法律可行性。
首先,馬斯克是歸化入籍的美國公民(Naturalized Citizen)。根據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歸化公民與出生公民享有幾乎完全相同的權利,受同等法律保護。
美國法律中確實存在撤銷公民身份(Denaturalization)的程序,但條件極為嚴苛,絕非總統一人可決定。該程序通常僅適用於在歸化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如隱瞞犯罪史)、入籍後加入顛覆性組織,或犯下叛國罪等極端情況。
馬斯克公開批評政府法案的行為,完全在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的言論自由範圍內,遠不構成任何可被撤銷公民身份的法律條件。因此,特朗普的威脅在法律基礎上十分薄弱,普遍被視為一種向商界反對者施壓的政治策略,意在鞏固自身強硬形象,並轉移公眾對法案本身的注意力。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