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妍美靠IPO續命?連續虧損逾1.3億元,國產童顏針如何突圍?
中國醫學美容市場中,國際高端填充劑品牌佔據重要地位,但「國產替代」趨勢,尤其在技術門檻較高的「童顏針」等再生醫學領域,正逐步發展。成立於2016年的四川企業東方妍美,專注於再生醫學材料及微球技術自主研發,意圖在醫美升級潮中競爭。然而,其核心產品尚未商業化,持續的研發投入導致公司虧損,因此尋求首次公開募股(IPO)以獲取資金,其前景受到市場關注。
國產童顏針挑戰與東方妍美的上市需求
「童顏針」指能刺激自體膠原蛋白增生的醫美注射劑,核心成分多為聚左旋乳酸(PLLA)、聚己內酯(PCL)等生物材料,通過誘導膠原新生達到填充、緊緻效果,因效果持久自然,技術壁壘高,屬高端醫美項目。東方妍美計劃憑藉自主微球技術及價格策略挑戰Ellansé等國際品牌。然而,III類醫療器械研發週期長、投入大。主力產品線尚在臨床或審批,未產生規模收入,導致財務壓力。IPO成為其獲取研發及市場推廣資金,支持產品商業化的關鍵途徑,若失敗則面臨資金困境。
東方妍美:主營再生醫學,佈局多元產品線
東方妍美的核心業務聚焦於「再生醫學醫療器械」。公司位於成都,產品管線包括13款III類醫療器械級再生醫學注射劑,旨在滿足主流醫美需求:
- 面部填充與輪廓塑造:針對法令紋、蘋果肌等凹陷,以及鼻根、顳部、下頜線等輪廓調整。
- 膚質改善與年輕化:包括皮膚提亮、緊緻、改善細紋。
- 特殊部位修復:如頸紋、妊娠紋改善。
其技術重點在於高分子材料選擇與微球製備工藝,這直接影響產品效果與安全性。若能將此技術轉化為可靠產品,有望在國產高端醫美市場佔據地位。
財務狀況:持續虧損,研發投入巨大
東方妍美的財務表現反映其發展階段的挑戰。2023年和2024年,公司收入分別為1,288.2萬元及1,452萬元人民幣,主要來自醫用敷料、補片、特醫食品銷售及研發相關服務,非核心產品貢獻。同期,淨虧損分別達6,350.1萬元與6,938.3萬元。虧損主要源於高昂的研發開支(2023年4,572.6萬元,2024年4,495萬元),以及銷售與行政開支。此高投入、低收入模式在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早期常見,但持續虧損與對外部融資的依賴,增加了經營風險。
市場展望:機遇與風險並存
市場對東方妍美的未來持謹慎態度,機遇與挑戰並存。
市場機遇包括:
- 市場潛力:中國醫美市場,特別是抗衰及再生產品需求持續增長。
- 國產替代:技術進步及政策支持推動醫療器械國產化,消費者對本土品牌接受度提高。
- 技術價值:若其微球技術及再生材料具備優勢並成功轉化,將形成競爭壁壘。
主要風險與挑戰:
- 激烈競爭:國內外醫美巨頭林立,市場份額爭奪困難。
- 審批週期與不確定性:III類醫療器械審批時間長(通常3-5年以上),結果難料。
- 商業化能力:產品獲批後,市場教育、品牌建設、渠道拓展等均需大量資金與經驗。
- 資本市場影響:IPO成功與否受市場環境及投資者情緒影響,近期相關領域IPO市場表現平平。
東方妍美代表了中國醫美產業尋求技術突破的本土力量,但面臨初創企業常見的資金與商業化壓力。IPO是其發展的關鍵,也是生存考驗。若成功上市並推動核心產品商業化,或能在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然而,其未來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需克服多重挑戰。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