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年10億台人形機械人,約5萬億美元的新市場,Tesla、波士頓動力、Figure AI,你選哪個?
Morgan Stanley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械人累計部署量將達到10億台,年收入高達4.7萬億美元。這一規模不僅可能重塑全球經濟,也將影響工作與生活。
Morgan Stanley預測:4.7萬億美元的人形機械人市場
此規模巨大,約為2024年全球前20大汽車製造商總收入(約2.5萬億美元)的近兩倍。這預示著一個潛在規模可能超越汽車工業的新經濟引擎正在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此4.7萬億美元估算僅包括設備銷售。若計入供應鏈(零件、傳感器、軟件等)、維護、軟件升級及支持網絡,整體市場價值將遠超此數。
報告認為,技術進步,特別是人工智能(AI)、傳感技術、能源效率等的發展,將驅動人形機械人在商業(工廠、物流、醫療)和家庭(家務、陪伴)環境的普及。
十億機械人部署:全球路徑與影響
Morgan Stanley預測的「2050年部署10億台」揭示了其全球擴散趨勢。普及過程將逐步加速:
預計到2036年,全球部署量約2370萬台,約佔2050年總量的2.4%,標誌著規模化商業應用的起點。到2050年的部署分布預測按國家收入水平劃分:
- 高收入國家: 約2.964億台。技術採納能力強,勞動力成本高,市場成熟。
- 中高收入國家: 約5.043億台。人口基數大,經濟與製造業發達,自動化需求高,將是最大市場。
- 中低收入國家: 約2.045億台。隨技術成本下降逐步引入。
- 低收入國家: 約1400萬台。可能在特定領域發揮作用。
人形機械人賽道的主要競爭者
- Tesla- Optimus:
- 實力與目標: CEO馬斯克期望大規模量產,成本控制在2萬美元以下。優勢在於AI(源自自動駕駛)、電池、驅動系統及規模化生產經驗。
- 產品: Optimus利用AI學習執行任務。初期應用於工廠,長遠目標是通用家庭助手。馬斯克預計未來需求可能達百億級。
- 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 Atlas:
- 實力與目標: 行業先驅,以卓越的動態平衡和運動能力著稱。近期發布全電動Atlas,更靈活強壯,明確指向商業化。
- 產品: Atlas展示了高難度運動能力。新版電動Atlas設計更近人形,旨在完成實際搬運、抓取任務。側重機械人本身的物理交互能力。
- Figure AI - Figure 01/02:
- 實力與目標: 迅速崛起的初創公司,獲微軟、NVIDIA、OpenAI等投資。核心是將先進AI模型(與OpenAI合作)與機械人結合,提升自主學習和交互。
- 產品: Figure旨在安全自主執行任務。演示顯示,在OpenAI模型支持下,能理解自然語言指令並執行。已與寶馬合作,計劃部署於工廠。策略是通過強AI快速適應多種任務。
- 中國廠商(如優必選、傅利葉智能):
- 實力與目標: 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本土企業快速發展。優必選的Walker系列、傅利葉智能的GR-1受關注。優勢在於供應鏈、成本控制和國內市場。
- 產品: 功能快速追趕,涵蓋工業、服務等多領域,通常強調性價比和場景落地。
技術路徑差異
各公司產品在技術和策略上存在差異:
- 驅動: 主流已轉向電機驅動(更節能、易控)。
- AI核心: 特斯拉利用自有AI;Figure與OpenAI合作;波士頓動力自研算法;Agility專注特定任務。
- 設計: Atlas重運動;Optimus/Figure重通用;Digit為搬運優化。
- 商業策略: 特斯拉圖規模化;Agility/Figure切入工業物流;波士頓動力兼顧研究與應用。
Morgan Stanley的預測描繪了人形機械人驅動的未來經濟社會樣貌。這是一個潛在的萬億美元級市場,也預示著深刻的社會變革。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