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怕唔識AI會丟架? 研究揭中港大學生為避羞恥學AI 同儕壓力成主因

怕唔識AI會丟架? 研究揭中港大學生為避羞恥學AI 同儕壓力成主因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31 Jul 2025

香港與中國內地的大學生,在學習人工智慧(AI)這條路上,可能並非出於對科技的熱愛,而是來自深沉的同儕壓力與對「落後」的焦慮。早前一項由中港學者發表於國際期刊《學習科學》的研究揭示,Z世代在AI學習上的動機,並非源於興趣或享受,更多是為了避免被貼上「不努力」的標籤,或害怕因缺乏AI技能而「丟架」。

 害怕掉隊的Z世代

 由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學院學者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調查涵蓋了中港47所大學的1,465名大學生其中,460人來自內地,1,005人來自香港採用7點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問卷,探討他們對AI學習動機、感知自主性滿意度等問題的看法。結果指出,學生學習AI並非主要出自興趣或享受,而是因為一種「內攝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換言之,是為了維護自尊、避免內疚或羞恥,甚至僅僅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

 這種「有悖常理」的現象,根源於AI的廣泛應用與全球對此領域興趣的激增。大學與國家普遍意識到AI教育的潛力,並期望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這無形中刺激了學生渴望滿足社會期待的心理。另一原因可能是中國學生高度重視自我形象,擔心「丟臉」,坦承缺乏AI學習參與易被視為能力不足。這種恐懼源自強調集體認同的文化價值,促使他們追求認可,避免負面評價。

 學習成效受限及改進建議

 然而,這種由外部壓力促成的AI學習,其成效恐難以轉化為真正的技能提升或知識內化。研究指出,儘管短期任務中學生可能展現表面成效,但卻容易過度依賴AI工具,缺乏自主探究、自我監控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為此,研究團隊建議教育者應積極調整策略,將AI相關內容更深入地融入課程設計,並組織更多互動性強的AI活動與研討會,透過介紹AI的實際應用,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其學習價值。同時,政府和政策制定者亦可發揮關鍵作用,例如啟動全面的AI教育倡議,強調AI技能如何提升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甚至發布年度就業報告來突顯AI的重要性。此外,增加對AI教育的資金撥款至關重要,因為充足的資源直接影響學生與教育者可使用的技術基礎設施。

 文化背景與求職競爭

 在華人社會中,「面子」與社會認可是強大的驅動力,許多學生寧願假裝理解,也不願承認自己不懂或逃避AI學習。這種心理阻礙不僅影響他們求助意願,更限制了對錯誤的反思與改進。當前市場對AI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劇了這種焦慮。例如,Meta正高薪挖角競爭對手的頂尖AI人才,據Bloomberg報導,部分薪酬包甚至超過2億美元(約15.7億港元)。這種對高薪AI人才的瘋狂追逐,無疑增加了年輕人學習AI的壓力。

 南加州大學教育學教授Stephen Aguilar指出,隨著AI改變勞動市場,年輕人意識到未來就業可能取決於是否了解並能有效運用AI工具。然而,受外部壓力驅動的學生,可能錯過深入鑽研技術原理的機會。真正具備內在動機者,才能推動創新、引領下一波革新,或培養出理解AI倫理影響的領袖。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