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Alphabet財報表現亮眼,CEO皮查伊身價十億美元,不靠創業也能成富豪

Alphabet財報表現亮眼,CEO皮查伊身價十億美元,不靠創業也能成富豪

Business News
By Neo Liu on 25 Jul 2025

Alphabet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的身價突破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大關,他的崛起,不僅因Alphabet財報亮眼,股價飆升,更在於其作為「專業經理人」的獨特路徑,挑戰了矽谷長期以來由創辦人主導的財富神話。

皮查伊身價破10億美元:Alphabet股價飆升的黃金效應

近期,隨著Alphabet(Google母公司)財報傳來捷報,市場對其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強勁表現給予高度肯定,帶動公司股價大幅上漲。這波漲勢不僅讓投資人歡欣鼓舞,更將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的個人身價推向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突破10億美元。

皮查伊的財富積累,主要並非來自於高額的現金薪資,而是透過股票獎勵和限制性股票單位(RSUs)。這些股票通常設有歸屬期,並與公司的業績表現、股價走勢緊密掛鉤。例如,在2022年,皮查伊曾獲得一筆價值高達2.26億美元的股票獎勵,這筆獎勵分三年歸屬,並取決於Alphabet的財務目標和市場表現。這意味著,他個人的財富增長與Alphabet的長期發展和股東利益高度一致,形成了一種共贏的激勵機制。

非創辦人的億萬傳奇:皮查伊的獨特路徑

在科技圈的富豪榜上,絕大多數的巨賈,如Meta(META-US)的馬克·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英偉達(NVDA-US)的黃仁勳(Jensen Huang),他們的巨大財富都源於創辦公司時所持有的初始股份。這些創辦人股權,隨著公司從新創階段一路成長為行業巨頭,其價值呈幾何級數增長,是他們財富的基石。然而,皮查伊的故事卻與眾不同,他是一位典型的「專業經理人」,透過在公司內部一步步晉升,最終坐上最高管理者的寶座,並以此積累了驚人的財富。

這使得皮查伊成為少數幾位非創辦人出身,卻能躋身科技業億萬富豪俱樂部的高階主管之一。除了皮查伊,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在微軟、提姆·庫克(Tim Cook)在蘋果、麗莎·蘇(Lisa Su)在超微(AMD)等,都是透過長期服務和卓越領導力,獲得豐厚股權獎勵,最終實現財富自由的典範。這類「受僱億萬富豪」的出現,反映出大型科技公司在發展成熟後,對頂尖管理人才的重視與慷慨回報,也為非創辦人提供了另一條通往財富巔峰的道路。

皮查伊與Alphabet之間的故事:從產品經理到掌舵人

桑達爾·皮查伊於2004年加入Google,最初負責產品管理和開發,他的職業生涯始於Google工具列。然而,他真正嶄露頭角是在Google Chrome瀏覽器的開發中扮演了關鍵角色。Chrome的成功,不僅為他贏得了聲譽,也證明了他卓越的產品洞察力和執行力。

隨著時間推移,皮查伊的職責範圍不斷擴大,先後負責了Gmail、Google地圖、Android等一系列核心產品。他以其沉穩務實的領導風格和對產品的深刻理解,贏得了聯合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的信任。2015年,當Google重組為母公司Alphabet時,皮查伊被任命為Google的執行長。2019年,隨著佩吉和布林卸任Alphabet的執行職務,皮查伊進一步升任為Alphabet的執行長,成為這家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之一的掌舵人。

在皮查伊的領導下,Alphabet持續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並將AI技術融入到其產品和服務的方方面面,從搜尋、雲端計算到自動駕駛(Waymo)和生成式AI模型(Gemini)。正是這些前瞻性的戰略決策和持續的技術創新,推動了Alphabet的業績增長和股價上漲,也直接促成了皮查伊個人財富的飛躍。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