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糖水舖起家    44年燉奶佬全線結業    香港味道又少一種

糖水舖起家 44年燉奶佬全線結業 香港味道又少一種

Business News
By Michael Chan on 29 Apr 2025

香港金裝燉奶佬茶餐廳,這個陪伴港人44年的經典品牌,將於5月29日正式全線結業,結束其全盛期達24間分店的輝煌篇章。從一間旺角街頭甜品店,蛻變為港式茶餐廳的代表,燉奶佬的故事承載了無數港人的回憶。

變陣茶餐廳突圍

金裝燉奶佬由鄭連校先生於1981年在旺角創立,最初僅是一家售賣燉奶與糖水的甜品店。憑藉濃郁的燉奶口感,迅速俘獲街坊味蕾。但鄭連校意識到,單純售賣被視為非必需品的甜品,客單價偏低,難以做大。他的破局之道極具前瞻性:將茶餐廳常見的粉麵、小炒融入菜單。

在1987年,品牌開始轉型為茶餐廳,加入港式經典菜式如豬扒飯與絲襪奶茶,並以「主食+甜品」的混合模式,讓顧客在享用正餐後,能順理成章地品嚐招牌燉奶或糖水,據估算此舉讓人均消費額提升了整整五成,成功在市場中開闢獨特路線。至2000年代更擴張至逾20間分店,月均服務30萬顧客。

平民路線 中央廚房擴張版圖

燉奶佬從一開始就鎖定普羅大眾,刻意將自身定位於比翠華等高檔連鎖茶餐廳更親民的價格帶。其擴張策略的核心是效率與成本控制:建立中央廚房及物流中心,確保出品標準化並節省成本;同時,策略性地避開核心商業區,選址於租金壓力相對較低的二線地段或屋邨商場。定價策略亦見心思,例如按不同地區的消費力推出 A、B、C 三款價格略有差異的餐牌。這套「大眾化、標準化、低成本」的方程式,成功將燉奶佬推向高峰,分店一度多達24間,遍佈九龍及新界各區,成為街坊熟悉的風景。

租金人工食材「三高」夾擊

然而,香港餐飲業素來在租金、人工、食材成本「三高」的夾縫中求存。儘管燉奶佬早年以選址二線地段來稍作喘息,但面對全港性成本上漲的大環境,終究難以獨善其身。租金是沉重負擔,行業普遍佔總支出17-18%甚至更高,近年商舖租金雖有波動但整體仍處高位,美孚最後分店便以「租約期滿」為由拉閘。更嚴峻的是勞動力成本,餐飲業長期缺人,2024年底職位空缺逾5,400個,業界估計缺口達三至四萬人,即使引入外勞仍難完全紓緩,推高薪酬開支。加上食材價格因通脹上漲,這三重壓力不斷蠶食利潤。

集體回憶 vs 質素下滑

燉奶佬結業的消息,在網絡世界激起千層浪。社交媒體及討論區上,不少網民表達了惋惜之情。畢竟,對於許多曾光顧過的人來說,它承載著青春歲月或家庭聚餐的記憶,是地區性的集體回憶。有人憶述「細個成日食」、「以前覺得好好食」,感嘆又一間老店消失,「食少見少」。然而,惋惜聲中,更多的是對其近年表現的批評。大量留言直指其食物質素大不如前、份量縮減、價格偏高,認為其結業是市場自然淘汰的結果。這種複雜的情感交織,反映了消費者既念舊,亦對品質有實際要求。單靠情懷,顯然不足以支撐一家餐廳的生存。

部分網民甚至語帶諷刺,稱其為「劣食代表」、「執笠係正常」,認為是咎由自取。這些尖銳的評論,雖不乏情緒化表達,卻也點出了老牌食肆在激烈市場競爭下,若不思進取、忽略顧客體驗,最終只會被淘汰的殘酷現實。燉奶佬的案例,成為了網民探討香港餐飲業困境及老店經營挑戰的一個縮影。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