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朱克伯格掀起萬億搶人大戰!開4年19.5億天價 挖角24歲AI天才戴奇

朱克伯格掀起萬億搶人大戰!開4年19.5億天價 挖角24歲AI天才戴奇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05 Aug 2025

Meta豪擲19.5億港元挖角24歲新星!據《紐約時報》報道,近日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親自出馬,以4年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下同)天價合約,成功挖角AI界新秀戴奇(Matt Deitke)。據悉,Meta最初開價9.75億港元被拒,經朱克伯格親自洽談後,將價碼翻倍至19.5億港元,更可能首年支付1億美元(約7.8億港元。這場人才爭奪戰,激烈程度堪比NBA球星搶人大戰!

 Meta的天價挖角

 科技巨頭Meta近期的招募行動震撼業界。執行長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親自以四年2.5億美元天價,延攬24歲AI新星戴奇(Matt Deitke),成為全球焦點。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份合約含現金與股票,可能讓戴奇首年即獲1億美元。美媒形容這場人才爭奪戰如同NBA自由球員市場,頂尖人才薪資無上限。

 朱克伯格的「親自挖角」不只一例。近年他頻繁運用高價策略「偷襲」,幾乎全挖走了OpenAI最頂尖及最出名的AI人才。例如朱克伯格曾以逾2億美元報酬延攬蘋果AI模型主管龔明磊(Ruoming Pang),並組建「超級智慧實驗室」精英團隊,令OpenAI大為「震動」。這些舉動展現Meta的AI野心,更反映AI行業已進入「明星效應」時代,頂尖人才被視為引領技術突破的「超級巨星」。

 從「工程師」到「個體資本家」

 Meta搶奪人才不僅是為了技術競賽,更是確保公司在AI時代的主導地位。朱克伯格希望戴奇加入的「超級智慧」團隊,目標是開發超越人腦的技術,而像戴奇這樣能獨立開發多模態聊天機器人Molmo、創立AI新創Vercept的天才,正是Meta實現野心的關鍵。

 過去年薪百萬美元已是頂尖,如今戴奇等新人年薪達數億美元級別,顯示AI競賽進入「個體資本化」時代。這現象反映AI領域頂尖人才的稀缺性被極度放大。一名頂尖AI研究員的創新能力可能抵數百名普通工程師,因此科技公司願付出巨額代價換取技術突破。這種「一人抵千軍」的價值觀,讓AI人才薪酬模式從傳統薪資轉變為更接近創業者或投資人的回報模式,成為行業價值評估體系的大變革。

 高薪合約的挑戰與社會隱憂

 這場天價人才爭奪戰背後隱藏著挑戰與爭議。有分析認為,天價合約是招募手段,更可能是巨企的「黑暗技」——即便天才進入Meta後未達預期甚至被閒置,朱克伯格成功「消滅」潛在競爭對手。這種高價挖角策略,實為巨頭用資本扼殺創新的方式之一。

 更深層的隱憂在於資本極度集中加劇了社會不平等。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奧特(David Autor)指出,當電腦科學家薪資堪比職業運動員時,我們便來到了「宅男的復仇」巔峰時刻。UCLA教授拉斯里尼瓦桑(Ramesh Srinivasan)批評,這種將數億資金集中在少數AI菁英手中的模式,與提供訓練數據、執行資料清理的基層員工形成強烈對比。他強調,這些低薪勞工的勞動是AI運作的基礎,卻未獲得相應報酬,認為即使推行全民基本收入(UBI)無法解決核心問題,關鍵在於「無人因貢獻數據獲得報酬」。這場人才爭奪戰,不單是技術競爭,更是財富分配與社會公平的嚴峻考驗。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