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Intel傳本週裁員 20%,恐波及 2 萬人,精簡組織,陳立武能否重塑Intel?

Intel傳本週裁員 20%,恐波及 2 萬人,精簡組織,陳立武能否重塑Intel?

Business News
By Neo Liu on 24 Apr 2025

英特爾(Intel)正準備宣布一項重大人事調整。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最快將於本週公布可能涉及超過 20% 員工的裁員計畫。此舉若落實,預計將影響超過兩萬名員工,成為CEO陳立武(Lip-Bu Tan)上任以來最大規模的組織重整。

精簡組織與重塑文化

表面上,裁員是為了降低成本。但更深層的考量,是改革英特爾的組織架構。消息指出,裁員可能重點針對管理層級和非核心工程部門,目標是「精簡管理層」,提升決策與執行效率。

這符合陳立武的主張。他曾多次強調要找回英特爾早期賴以成功的工程師主導、勇於創新的文化。透過調整組織結構,期望能將資源更集中於核心研發,加速技術發展。雖然內部對於改革的具體方式可能曾有不同聲音,但目前看來,為應對外部壓力,採取更果斷的組織精簡措施已成為管理層的選項。

多重挑戰:英特爾的困境分析

英特爾近年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裁員是其應對策略的一部分:

製程技術落後: 英特爾在晶片製程技術上曾一度落後,影響了產品競爭力。雖然陳立武設定了加速追趕的目標,並在近期節點有所進展,但要趕上如台積電等領先者的先進製程(如 3 納米及以下),仍需巨大投入且存在不確定性。

市場份額遭侵蝕: 在個人電腦(PC)CPU 市場,AMD的 Ryzen 系列持續搶佔英特爾的份額。在伺服器市場,AMD 的 EPYC 處理器也對英特爾的 Xeon 系列構成顯著威脅。同時,在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AI)運算領域,英偉達(NVIDIA)的 GPU 佔據主導,英特爾在該領域的反應相對較慢。

IDM 2.0 策略的投入與風險: IDM 2.0 策略要求英特爾同時強化自身設計製造能力,並發展晶圓代工服務。為此,公司已投入數百億美元在美國和歐洲興建新廠。但建廠成本高昂,回收期長,且代工市場競爭激烈,能否成功爭取到足夠訂單仍是未知數。龐大的資本支出對公司財務造成壓力。

宏觀環境因素: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後疫情時代 PC 市場需求正常化,以及半導體行業的週期性,都對英特爾的營運帶來挑戰。AI 需求雖強勁,但目前主要由競爭對手獲益。

科技業裁員潮

近兩年多家大型科技公司都宣布了裁員計畫。谷歌(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在 2023 年初宣布裁員約 12,000 人後,在 2024 年及 2025 年初又陸續進行了數輪規模較小、針對特定部門(如硬體、廣告銷售、工程)的裁員,以提升效率並整合資源投入 AI 領域。亞馬遜(Amazon)也經歷了多輪裁員,總計影響數萬名員工,涉及零售、雲端運算(AWS)、人力資源及智慧語音助理 Alexa 等多個部門。

微軟(Microsoft)在完成對動視暴雪的收購後,於 2024 年初宣布裁減遊戲部門約 1,900 人。 Meta 在 2023 年經歷了被稱為「效率年」的大規模重組和裁員後,雖然裁員速度放緩,但仍在持續進行小範圍的組織優化。

裁員潮反映了科技行業從過去不計成本的高速增長,轉向更注重效率、盈利能力和戰略聚焦的新階段。對 AI 領域的大力投入,也促使企業重新評估現有的人力結構,將資源向未來核心業務傾斜。

英特爾潛在的大規模裁員,反映了這家科技公司在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與困難。陳立武正試圖透過結構性改革來應對挑戰。這次裁員能否幫助英特爾走出困境,重振雄風,仍充滿變數。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