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證跌破3100點!中央匯金增持ETF,能否挽救A股信心?
當川普的貿易戰炮火再度轟鳴,全球金融市場瞬間陷入恐慌,而中國A股市場首當其衝,7日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黑色星期一」。上證指數暴跌7.34%,深證成指重挫9.66%,創業板指更是狂瀉12.5%,三大指數集體收黑,成交額飆升至1.59萬億元人民幣。這不僅僅是數字的跳水,更是市場信心的一次大考。究竟是什麼引發了這場風暴?哪些板塊被重創,又有哪些頑強抵抗?中央匯金的增持能否成為救市曙光?
A股大跌的原因解析
2025年4月7日,A股市場三大指數集體暴跌。上證指數跌幅達7.34%,深證成指下跌9.66%,創業板指更是大幅下滑12.5%。成交額一度突破1兆人民幣,較前一交易日增加4500多億元。這樣的跌幅對於眾多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次重創,背後的原因複雜且多重。
首先,全球貿易戰加劇,特別是美國加徵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對中國出口造成壓力,進一步影響市場情緒,特別是依賴出口的企業,未來營收前景不明朗。
其次,資本外流對A股造成影響。國際資本流動性增大,部分外資機構對中國股市態度謹慎,資金流出加劇,導致市場賣壓增大,指數回落。
第三,市場情緒恐慌,尤其對中小型股和創業板投資者而言,股市暴跌引發恐慌情緒蔓延。許多散戶選擇止損,進一步加重市場下行壓力。
哪些板塊最受打擊?
當日A股的重災區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板塊。從數據上看,新能源板塊的表現最為慘烈,特別是光伏、風能等相關行業,由於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板塊內個股普遍大幅下跌。以新能源汽車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為例,當日股價暴跌16.19%,這一情況反映了市場對該行業未來增長預期的急劇調整。
科技股也是此次跌幅最大的領域之一。以半導體、5G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受貿易戰影響更為直接,尤其是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進行技術封鎖,讓不少企業的業務發展遭遇困難。這一板塊的暴跌也讓整體市場信心進一步遭到打擊。
相對來說,農牧飼漁板表現較為抗跌。這些行業受益於需求穩定及本地生產優勢,特別是在國內市場需求強勁的情況下,價格波動較小。此外,政府的補貼及政策支持亦減少了外部風險的衝擊。儘管貿易戰可能對進口成本造成壓力,但本土化生產和需求提升讓農牧飼漁板塊仍具穩定表現。
中央匯金增持的影響
中央匯金公司(7日)發布公告,強調其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並充分認可當前A股的配置價值。該公司表示,已再次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計劃在未來繼續增持,以積極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不過,公告中並未透露此次增持的具體金額,亦未提及未來增持的具體額度。
根據官方資料,中央匯金公司增持了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多家大型金融機構的股份,此舉發出了穩定市場的信號。然而,雖然短期內可能對A股市場有所支撐,但長期影響仍存爭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及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仍會對市場造成壓力。
中央匯金的增持集中在國有銀行和金融機構,或許能穩住部分金融股,但是否能普遍提振A股市場,仍需觀察。市場分析指出,若央行未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或出台刺激措施,增持對市場信心的維持可能有限。
這場危機揭示了全球金融市場的脆弱性。對投資者而言,這是風險與機遇並存,關鍵在於是否能在亂局中找到穩定立足點。你認為A股能否重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看法!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