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陰霾籠罩:美國衰退機率飆升至50%,全球經濟屏息以待,下一場經濟風暴將至?
貿易戰陰霾再現,警告之聲直指嚴峻後果——美國經濟衰退。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El-Erian)發出明確警示,特朗普醞釀中的激進關稅政策已將美國衰退機率推升至令人不安的50%。華爾街巨頭高盛亦將此概率調至45%。這不僅是數字跳動,更是對全球經濟穩定性的拷問。潛在關稅衝擊波將如何傳導?其背後隱藏何種經濟邏輯?
特朗普關稅風暴再起,經濟衰退警報拉響
埃利安分析,激進關稅等同高額進口稅,成本易轉嫁消費者與企業,推高通脹。他預計關稅或使美國通脹預期升至3.5%,侵蝕購買力,抑制作為主引擎的消費需求。
更關鍵的是,市場已開始對美國增長前景「重大重新定價」。投資者與企業已將潛在貿易壁壘及不確定性納入考量,或致投資推遲、擴張縮減。綜合因素下,埃利安判斷美國衰退可能性已「高得令人不安」地躍升至50%。雖強調美國經濟結構仍強,衰退非「不可避免」,但風險已大增。
無獨有偶,高盛(Goldman Sachs)亦更新展望,將未來12個月美國衰退概率上調至45%,同樣考量了關稅對通脹、貿易、供應鏈的衝擊。權威機構齊發警示,凸顯市場對潛在貿易摩擦升級的真實恐懼。
關稅衝擊波:全球產業鏈承壓
若特朗普推行廣泛關稅,影響絕不限美國。全球化經濟下,衝擊將擴散至多行業:
- 汽車業: 全球供應鏈成本增,衝擊美本土及外國車廠,影響車價與需求,波及整體產業鏈。
- 電子科技: 關鍵組件成本升,損害競爭力,半導體供應鏈尤其脆弱敏感,易受擾亂。
- 零售業: 大量依賴進口消費品,關稅推高成本轉嫁消費者,加劇通脹損害銷售。
- 農業: 易遭貿易夥伴報復性關稅,嚴重打擊美國農民收入與農業州經濟。
- 機械設備: 生產成本增、全球競爭力降,且可能因他國報復失去出口訂單。
- 航運物流: 貿易量萎縮將直接打擊航運、港口業務,影響整個物流鏈。
深度解析:關稅如何步步推向衰退?
關稅與經濟衰退間的聯繫,基於一系列經濟傳導機制:
- 通脹加速器: 關稅作進口稅,成本轉嫁推升通脹,蠶食購買力,抑制關鍵的消費支出,是經濟放緩主因。
- 供應鏈擾動: 關稅迫使企業重塑供應鏈,過程耗時費力、成本高昂,短期致生產中斷、效率下降,損害企業盈利。
- 投資信心打擊: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是投資「毒藥」,企業傾向推遲或取消長期投資,直接拖累增長、就業與技術進步。
- 出口市場受阻: 貿易夥伴報復使美出口商面臨成本與市場流失壓力,外部需求減弱,影響相關產業產出與就業。
- 金融市場動盪: 貿易戰升級與衰退預期加劇,易引發市場波動、避險升溫、信貸收緊,進一步抑制投資消費活動。
儘管美國經濟目前某些方面(如勞動力市場)尚有韌性,但上述機制疊加,足以將經濟推向衰退邊緣。關稅是在已承壓的全球經濟體系中投入更多不穩定因素。埃利安和高盛的警告,正是基於對這些複雜連鎖反應的深刻洞察。未來,全球市場將密切關注美國貿易政策走向及其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