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從2000噸降至54噸,美國牛肉對中出口量急劇下降,貿易摩擦和需求下降雙重打擊!

從2000噸降至54噸,美國牛肉對中出口量急劇下降,貿易摩擦和需求下降雙重打擊!

Business News
By Neo Liu on 28 Mar 2025

近期,美國對中國的牛肉出口量大幅下降,引發了業界和市場的廣泛關注。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當周,美國對中國的牛肉出口量幾乎為零,僅剩54噸,而前一周也僅為192噸。這一數字相較於2月中旬到3月初的數量,顯示出一個驟降的態勢,在那段期間,美國對中國的每周牛肉出口量曾接近或超過2000噸。

中國未續簽美國牛肉企業的註冊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中國政府對美國牛肉企業註冊的處理問題。根據報導,中國官方對美國牛肉企業的註冊已經接近過期,而這些註冊幾乎都在3月16日到期。這意味著,若這些企業的註冊未能成功續簽,那麼它們將無法繼續向中國出口牛肉,這是目前出口量驟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外界分析,這一變動不僅影響了美國牛肉的出口,也加劇了貿易關係的緊張。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尤其在2023年和2024年,兩國在農業貿易領域的爭執更加頻繁。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需求逐步減少,無論是在牛肉、豬肉,還是大豆等商品,這都讓美國的農業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中國需求下降的背後因素

中國市場需求的下降,除了與貿易政策的變動有關外,還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響。進口牛肉的價格上漲可能讓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受到壓力。隨著中國國內生產成本上升,尤其是在豬肉價格回升的情況下,牛肉的需求相對減少。

中國近年來積極推動自身的肉類供應自給自足,這也對美國牛肉的需求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自給率提高不僅能有效減少對外部供應的依賴,還能確保本國市場的價格穩定。特別是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中國國內的農業生產穩定且高效,這使得外國牛肉的進口逐漸被視為可有可無的選項。

泰森食品與其他美國肉類加工企業的影響

美國大型肉類加工公司,特別是泰森食品(Tyson Foods),無疑是受此影響最深的企業之一。泰森食品過去在中國市場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而如今,面對市場需求的下降和註冊問題的影響,這些企業的營收遭遇了挑戰。

泰森食品發言人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儘管中國市場的需求放緩,但公司仍將繼續尋找其他市場機會。許多分析師認為,這樣的困境將迫使泰森食品等企業加速轉型,尋找更多元化的市場和產品線來彌補來自中國市場的損失。

網絡評論與深層意義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關於美國牛肉出口下降的討論非常熱烈。部分網民指出,這一事件顯示出中美貿易摩擦對兩國經濟造成的深遠影響。一位網友在論壇上評論道:“中國已不再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而這不僅是貿易政策的問題,更是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反映。”

另有網民提到,這一局勢可能會加劇美國農業對其他市場的依賴,尤其是對東南亞和歐洲市場的拓展。另一位分析人士則認為,美國的農業政策應該做出根本性調整,將焦點從單一市場轉向更多元的國際市場,以降低單一市場的風險。

美國對中國的牛肉出口量減少,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無論是貿易摩擦、需求變化,還是供應鏈重構,都在背後推動著這一趨勢。對美國的肉類加工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必須迅速應對的挑戰,而對中國市場來說,這則是自給自足路線逐步落實的一個標誌。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