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大國印銀紙別以為與己無關 儲蓄貶值 因錢已轉移到權貴業主手中

大國印銀紙別以為與己無關 儲蓄貶值 因錢已轉移到權貴業主手中

Investment Bloggers
By 龔成 on 28 Jul 2025
專欄作家
財經書籍作者及股評人 https://www.facebook.com/80shing -《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50優質潛力股》、《股票勝經》等,十多本財經書作者 -於網上分享投資心得,瀏覽量過百萬,為人氣博客,解答理財問題20000條 -讀中學時已開始投資股票,逾20年投資經驗 -運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買股,視買股票如買生意一樣 -過往10年的投資成績,逾過半數能獲利超過1倍以上 -淨流動資產逾數千萬 -成功獲取基本財務自由

不少大國經常「印銀紙」應付財赤,市民可能誤以為與己無關,其實每次增發貨幣,等如從國民口袋中「偷錢」。隨著年月過去,你辛苦儲下來的積蓄只會不斷縮水及貶值,背後的原因為何?投資書籍作者兼股評人龔成有如下分析:

【不能說的秘密:偷錢系統(上)】

所有文明社會,需要貨幣作為交易工具是正常不過的事,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口的增加,貨幣基礎適度的擴張亦是有實際的需要,因為無論是人民、政府、土地主及資本家,都需要貨幣作為交易工具。

紙幣只是貨幣的基礎,因銀行系統能將貨幣增加,當你將紙幣存入銀行後,銀行只需保留一少部分,其餘大部分都會借出,這些被借出的錢又會經兜轉後存入銀行,之後再借出,系統會重覆這動作很多次,令貨幣供應增加。

政府制定、發行某交易工具作為貨幣對社會有實際的需要政府日常的運作,有收入及支出,理論上收支要平衡的,因政府的功用並非賺取盈利,而是一個分配財富的機構,所以,政府分配財富的模式,將影響社會的財富分配。當然,政府除了利用收支去分配財富外,不同的政策、稅制等,亦同樣將社會的財富分配。

 

大國不斷濫發鈔票,其實等如從國民的儲蓄中偷錢?

在理想的世界中,政府能做到無私的情況,從社會實際需要,將財富分配至不同階層的社群。但在現實的社會中,就算是民主社會,也會出現權貴控制政府的情況,只要能暗中掌控,就能透過控制政策、資源分配、稅制等,達至「財富分配給自己人」的效果。

而當政府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往往就會利用發行貨幣(即偷錢策略),在人民的財富中暗地裡偷去一部分,以供政府甚至是控制政府的人去享用。雖然政府不是直接印紙幣作為政府收入,但把戲背後的原理與這無異。

之前說過,政府是分配財富的機構,當政府暗中偷去人民的財富轉到自己的手後,這些財富會進入「系統」在社會中重新分配,而大部分的財富都不會分配到普通人的手中。只要偷錢行為(發行貨幣速度)緩慢地進行,就算不斷又不斷地發行,那人民亦不會發覺不妥,當人民習以為常後,那偷錢的行為就成了合理化。而背後所進行的是,偷到的錢會先落在政府手中,最後會落入主人們的手中。

社會運作而產生的經濟效益,大致可分給政府、企業主、地主、僱員,但由於貨幣的不斷發行引至政府會從中偷去一部分,然後再重新分配,最後分配到企業主及地主中,令財富分佈愈來愈不平均。另外,在每一次的財富流動中,即每日、每月、每年的循環中,財富都在不斷轉圈,而在每一個圈中,主人們都會因此而得益,累積到更多財富;相反,普通人無法累積財富,又或財富在每一個圈中被偷去。

可能有人會說自己根本不儲錢,所以沒有損失,但事實並非如此,因你將來的人工是由現金去支付,即是將來的收入水平同樣被偷去一部分。

舉例說,今天社會上的財富總共有$10,000,而你人工是$100;但過幾年後,社會上的財富有$20,000,但當你的人工仍只有$100時,你的財富就被暗中偷去,而這些財富就是流到去企業主、地主的手中。問題是這種循環會不斷持續,無論對你的人工,或你本身的財富來說,都會在每一次循環中被轉移一點。

龔成

==================================

龔成老師簡介

‧ 暢銷書《股票勝經》、《選股勝經》、《年報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作者

‧ 理財真人Show 節目擔任致富教練

‧ 曾接受港澳多個傳媒訪問

‧ 過往於銀行從事投資相關工作多年

‧ 曾在萬多元月薪狀態下,憑股票累積數百萬財富

‧ 現為全職投資者,擁過千萬財富

‧ 於網上分享投資心得,瀏覽量過百萬,為人氣博客,解答網友理財問題逾20,000條

‧ 專欄作家

‧ 擁財務學學士學位

‧ 股票課程導師,香港及澳門學生人數逾4,000人

‧ 過往10年投資成績,過半能獲利超過1倍以上

Facebook 專頁「龔成」粉絲人數超過200,000人

8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