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 5%員工被炒 高層獎金卻翻倍? 「雙重標準」引爆爭議!
Meta早前宣布將裁減5%全球員工(約 4,000 人),主要針對非核心業務部門及效率低下的團隊。但Meta董事會近日又批准了一項針對高階主管的「績效獎金計劃」,將指定高管的獎金由基本工資的75%,大增至 200%。此舉引發員工及外界質疑:為何在裁員的同時,高層反而獲得更多獎勵?
Meta 聲稱,裁員是為了優化組織效率,而高管獎金的增加僅佔公司年度支出極小比例(約 0.05%),兩者並無直接關聯。此外,公司已通過削減辦公空間、減少福利開支等方式節省逾 50 億美元。
該公司又強調,高管的獎金調整是因為要「達成長期戰略目標」的3大績效考核,包括:
1. 推動 AI 技術整合(如 Reels、廣告演算法)。
2. 縮減元宇宙部門 Reality Labs 的虧損幅度。
3. 提升股東回報(2023 年 Meta 股價反彈逾 100%)
Meta認為需通過更高獎金激勵高管帶領公司轉型,並防止人才被競爭對手挖角。然而,其做法卻引來各方頗大爭議。
被裁員工批評此舉「雙重標準」,基層員工為公司節流犧牲,高層卻享受更高報酬。內部論壇 Blind 的匿名調查顯示,70% 員工認為高管加獎金「不合理」,並擔憂士氣進一步惡化。
公眾亦可能將此事件解讀為「資本優先於勞工」,加劇對科技巨頭的負面印象。美國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已公開呼籲監管機構審查科技巨頭的薪酬公平性,認為此類政策加劇社會不平等。
部分機構投資者都質疑,Meta 的高管薪酬結構過度側重短期股價表現,可能忽略長期風險(如元宇宙投資的持續虧損)。投資人服務機構 Glass Lewis 指出,Meta 需重新平衡高管與員工的激勵機制,例如將更多股權獎勵與長期創新成果掛鉤,而非僅依賴股價。
當然,Meta並非首例,亞馬遜、Google 等科技公司也曾因裁員與高管加薪並行遭批評,但 Meta 的爭議在於其元宇宙業務尚未盈利,卻持續投入數百億美元,同時壓縮基層資源。
Meta 的裁員與高管獎金計劃突顯科技業在經濟下行期的兩難:既要安撫投資者對盈利的需求,又需維持內部穩定以推動轉型。此事件可能成為其他科技公司薪酬改革的參考案例,但也預示著勞資關係與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將持續升溫。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