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ing新世代】港產女狀元從矽谷回港創編程學校,5歲豆丁也能成為寫App專才?
八、九十後的童年都很簡單,在還沒有充斥著電子設備的時空下,大家在幼稚園放學回家後,不是玩玩具,就是坐在電視前看天使得得B,直至小學時期才有機會接觸電腦,玩玩接龍和彈珠臺。
時代轉變得太快,今天小朋友每人手上總有部智能手機,他們總是聚精會神地玩著各式各樣的App。更甚的是,一零後的豆丁們原來已經開始著手學習寫App,準備成為新一代IT專才。「今天的小朋友從小便擁有iPad或Tablet,他們學習Coding猶如海綿一樣吸收,學得很快。」編程學校First Code Academy創辦人辛婥琳(Michelle)深信,Coding將會是中英文外,第三種生存必備的能力,從小學習能夠掌握得更快。
Photo from First Code Academy
First Code Academy的業務遍及台灣、新加坡,在港擁兩家教育中心,專教5至15歲的小朋友寫Code。5至8歲小朋友的課堂著重從實踐中學習,透過機械人和其他教學工具去讓小朋友理解Coding背後的原理。「起初只打算開班教授初中生,後來一直收到家長的查詢,表示有興趣讓仍是小學生的子女學習Coding,加上外國近年推出了不少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教材,於是便決定由5歲教到15歲!」
Photo from TechStart
Michelle曾經歷會考洗禮,奪得9A佳績,是名符其實的港產女狀元。從小接受香港傳統教育的她,自嘲是位書呆子,無論是後來在芝加哥大學讀書、或是在矽谷義教學生Coding的經歷,都讓她對「教育」有很深的體會。「外國的小朋友很願意去嘗試,不會害怕失敗,很多創意就是從這樣的環境中孕育出來;相反香港教育追求所謂的Model Answer,所以學生凡事都很謹慎,擔心會出錯。」
Photo from TechStart
很多人對Coding敬而遠之,她在矽谷義教時,卻發現小朋友對Coding毫不抗拒,「他們雙眼發光,覺得寫Code、創造App就像是『超能力』一樣,那一刻,我也很想將這種『超能力』帶給香港的小朋友。」於是毅然決定回港創立編程學校,希望香港的孩子也能接觸不同的學習模式。她笑言,寫程式是一個長期處於失敗狀態的活動,所以對害怕失敗的香港學生而言,是最好的訓練。
Photo from First Code Academy
對於香港教育,她認為現時的制度十分古舊。「當科技如此創新時,學生在手上已經能夠獲取這麼多資訊,一班40個小朋友坐在課室聽老師說話又有何意義呢?」她認為學校不再是教育知識的地方,而是讓孩子學懂創新、解難和溝通的場所。
Photo from First Code Academy
教育局近年大推STEM教育,而Coding作為其中一門課程,正如Michelle所言,的確能夠讓小朋友發揮創意潛能。越來越多家長看到Coding的重要性,甚至有望子成龍的家長向Michelle表示希望只有3、4歲的孩子能夠上堂學Coding,及早跟上時代步伐。
當Coding、寫App風氣在教育界逐漸普及之時,值得深思的是,在凡事要「贏在起跑線上」,甚至「贏在射精前」的社會氛圍之下,這會否只是取代琴棋書畫,成為小朋友最新的升學指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