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買滙豐 收息神話不再 資產轉移至香港年金 年收9厘息有法
時代不斷變遷,除了科技越來越進步之外,家庭關係也產生巨大變化。從前,子女養育父母是天經地義,而如今,父母不強求子女給家用,但求不要反過來「攤大手板」。長者自給自足成為大趨勢,特別是強積金根本不夠用的情況下,退休生活保障變得尤為重要。其實,香港政府在2018年推出了飽受質疑和批評的年金計劃,然而只要換個角度思考,年金基本上是穩賺不賠。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香港年金計劃」是香港政府通過外匯基金全資持有的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公佈的公共年金計劃,旨在讓投保人存入一筆過的保費之後,固定每個月提取年金,提取年齡不設上限。因此,只要投保人越長命便越「著數」。即使不幸地壽命不如預期,其實也不會有額外損失,因為投保人可以通過年金規避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限額,從而賺回更多收益。
社會福利署向65歲以上符合資格的長者提供每月生活津貼,申請人需要進行審查,確保資產限額低於水平。值得留意的是,資產限額只計算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例如股票、保險(現金價值)等,而投保年金的保費金額並不計算在內(自住樓也不計算在內)。換言之,申請人只要將現金資產轉移至年金,便可以享有長者生活津貼的福利,惟需注意不超過每月入息限額。
今年6月,社會福利署宣佈改制,自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單身和夫婦的資產限額分別為37.4萬及56.8萬,每月入息限額分別為10430元及15810元,統一發放每月金額3915元。按65歲退休單身男士計算,如投保180萬年金,每年收入為125280港元,平均每月收入10440港元,超過長者生活的入息限額。所以,該男士只要總資產不超過217萬(37.4萬+180萬),便可以同時領取年金和長者生活津貼。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詳細的做法是,假設該名男士的所有資產為一層自住物業和200萬元現金,他可以選擇投保170萬年金,然後現金資產剩餘30萬。根據《香港年金》網站的香港年金計劃計算機,65歲男士投保170萬年金,每年可收取118320港元,平均每月收取9860港元,現金資產僅30萬,符合領取年金資格,而他的年金和長者生活津貼的總月入為9860+3915=13775港元,相信足以維持退休生活的開支。
香港年金計劃下,長者「越長命越著數」,因提取年金的年齡不設上限。按照上述同一個例子,如果該名男士活到100歲,「累積保證每月年金金額 + 保證一筆過身故賠償」總額為414.12萬港元,比最初的170萬保費賺逾1.4倍。即使非常不幸地,投保之後便立即去世,剩餘未領取的金額會變成一筆過身故賠償,確保投保人(及受益人)領取的總金額不低於170萬港元。
有人可能質疑,投資在一些穩定的高息股,例如滙豐(0005)、電能(0006)股息可高達5厘,或者內銀股如建行(0939)息率可高達9厘,會明顯跑贏年金。舉例說,買滙豐收約5厘息,65歲至100歲36年間的複利息約5.8倍,遠超年金的1.4倍。但需注意的是,高息股有可能「賺息蝕價」,此外,購買年金計劃的重點是規避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限額,而不是年金計劃本身的收益。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以上述相同的例子為例,如果該名男子將170萬投資在年金計劃,每個月多領取3915元長者生活津貼,即每年多領取46980元,換個角度想,即領取了年利率2.76厘。假如投保人的資產總值更低,但仍然超過長者生活津貼的限額,則「利率」會變相更加提高。例如65歲男士擁有現金50萬,全部投放在年金下,長者生活津貼的「利率」高達9厘,此外每月可提取年金2900元。
雖然這種「利率」的算法有點旁門左道,若果長者本身資產低於限額的37.4萬,「利率」則變成無限大,然而這種算法的重點在於,即將退休或已退休的長者應該懂得計算,清楚運用自己的資產使收益最大化。同時,申請年金可以自給自足,減輕兒女的負擔。值得留意的是,香港年金計劃由外匯基金全資持有的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提供,早前金管局宣佈,外匯基金在上半年錄得1442億港元的投資虧損,是歷屆以來最高。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