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台灣外交】台灣立陶宛互設代表處塵埃落定  全球台灣機構掀正名潮

【台灣外交】台灣立陶宛互設代表處塵埃落定 全球台灣機構掀正名潮

Business News
By Dauk on 20 Jul 2021
Senior Editor

台灣政府今日 (20日) 宣佈,即將在東歐國家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立陶宛也計畫今年秋天在台灣設立辦事處。這是自台灣2003年設立駐斯洛伐克代表處後,睽違18年,再度在歐洲國家設立代表處。這也是台灣首次在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建立名字包含「台灣」的駐外機構。

台灣在去年立陶宛疫情初期,曾捐贈10萬片外科口罩。Photo from 台灣在去年立陶宛疫情初期,曾捐贈10萬片外科口罩。

總統蔡英文表示,上個月立陶宛政府宣布捐贈2萬劑疫苗給台灣,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 (Gabrielius Landsbergis) 在Twitter上表示熱愛自由的人們就該互相照顧。此舉「讓台灣深深感受到民主夥伴彼此堅定相挺的力量」。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則表示不擔心此舉將引發中國制裁;她表示立陶宛做為一個出口導向經濟體,今次互設辦事處旨在為國內企業開拓市場。她又提到當下全球普遍存在「芯片荒」,台灣做為全球高端半導體生產基地,在當地設立辦事處有利於兩地企業加深合作。

立陶宛1939年遭蘇聯侵略,被吞併為「加盟共和國」,後在1989年東歐劇變中取得獨立,國內反共意識濃厚,同當下台灣政府意識形態高度契合。在蔡英文之前主政的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也曾在任內發動「228牽手護台灣」人鏈活動,效仿80年代末橫穿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的「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立陶宛也是第一個因對北京香港新疆政策不滿,而退出「中國-中東歐17+1機制」的國家。

立陶宛早前退出了北京主導的「中東歐17+1機制」。Photo from 立陶宛早前退出了北京主導的「中東歐17+1機制」。

今次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是繼 2003 年在斯洛伐克設立代表處,相隔18年後再在歐洲設立代表處;但在斯洛伐克的代表處,因顧及北京觀感,名為「駐斯洛伐克台北代表處」,並未直接出現「台灣」二字。事實上,台灣在外地的機構一般稱為「台北代表處」或「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而立陶宛和北京在1991年建交,今次將會是台灣首次在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亦是繼去年非洲索馬里蘭後,再有「台灣」命名代表處出現。

立陶宛在80年代末期從蘇聯獨立,當時曾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兩個波羅的海國家,共同完成綿延三國的「人鏈」。Photo from 立陶宛在80年代末期從蘇聯獨立,當時曾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兩個波羅的海國家,共同完成綿延三國的「人鏈」。

類似的情況也在中美對峙,全球反華浪潮興起的大背景下持續發酵。去年年底,美國「台灣國會連線」共78位眾議員曾聯合致函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呼籲,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台灣代表處」(TRO)。台灣外交部當時僅回應,提昇台美關係是長期目標,將持續與美方保持聯繫,爭取台灣最大利益。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立即報名「中小企卓越成就獎2024」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