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大灣區要資訊流通,可嘗試實名制接通世界網絡?|莊太量教授專欄
大灣區要成功,要先加強其『四流』,即『資金流』,『物流』,『資訊流』以及『人流』,在未來十年,我認為香港可以擔當大灣區『資金流』的角色。
現時,中港兩地在金融方面都有聯繫,在股票上,有滬港通,深港通等,分別設置了上限及額度。香港人亦可以帶適量人民幣往返內地,那可不可以再進一步令大灣區內人民幣及港幣可以平行流通?即在大灣區也可以流通港幣,在香港亦盡量加快人民幣的流通。我認為這措施在技術上不難做到,是可行的。當然如果想提升的話,就要固定人民幣兌港幣的匯率,可以免去即時匯率兌換的問題。
不過這確實要詳細考慮,因為港幣現在與美元掛鉤。另外,由於國家將會有數字貨幣,理論上可以從數字貨幣中觀察得到貨幣流通的過程,在國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加大香港從內地與外國進行的資金或人民幣流通。以往有些憂慮,擔心錢的來歷不明但流出國外後亦無記錄。但如果有記錄的話,如有資金透過任何渠道流入香港,可以要求資金到香港停留了一年才容許其流出,亦能夠容許任何資金從國外經香港再流到內地。因為國家金融安全問題,現在的額度稍微有點低,但如果資金流通是有跡可尋的,便可以將額度再提高,令香港人民幣的流通量以及金融中心地位可以有所提升。
物流方面,中港兩地現在是不同的關稅區,雖然香港是自由港,但也有一些項目如香煙,是有收取稅項的,內地也有收取關稅。我認為中港雙邊免收關稅這措施並不難執行,可以商討一下如何令雙邊盡量免去稅項,同時亦加快雙邊商品的流通。
資訊流方面,香港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港可以上世界各地的網路,那內地可以如何製造資訊流呢?當然內地現在的互聯網是有限制的。可以在大灣區做一個實驗,就是在實名制的前提下,大灣區能上世界各地的互聯網。如果不是用自己的手提電話,在街上上網怎麼辦呢?那也可以提供一些生物認證,證明這個人在這個時間上網看到這些訊息。只要能夠追蹤行跡,我相信開放更多網絡資訊予大灣區的市民不是難事。大灣區的發展,資訊非常重要,首先,資訊流通能吸引外國人到訪大灣區。第二,如果大灣區能夠瀏覽全世界的網絡,可吸引外國或香港在大灣區設立學校,對國內教育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
最後是人流,人流這方面可以慢慢著手,因為始終一地兩檢並不容易實行,要看政府是否願意共通資訊,譬如說珠海到澳門,其實也是實施一地兩檢的,只需要一張證件過關。我認為這可以讓市民自願報名參加一地兩檢,自願參加的市民無需經過兩個關卡,檢查兩次證件,比較方便快捷,此舉能夠提升人流的速度。我相信如果加強四流,對大灣區的發展非常有幫助,對香港發展也非常有幫助。
(讀者可前往莊太量教授論經濟的YouTube頻道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莊太量 香港中文大學德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22/9/20
(本文經由博客莊太量教授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