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全球經濟】疫情讓全球製造業大變天?本港學者:「去中國化」或成未來趨勢

【全球經濟】疫情讓全球製造業大變天?本港學者:「去中國化」或成未來趨勢

Finance
By chun on 14 Apr 2020
Senior Editor

在新冠肺炎影響下,全球產業鏈陷入癱瘓,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亦因疫情而停工,雖然目前已陸續恢復運作,但卻觸發外資要擺脫對當地依賴的呼聲,特別美、日兩國最近先後計劃要協助企業撤華。有本港學者日前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指,全球在疫情衝擊下,很多企業考慮到分散風險的因素下,會把部分產能遷出中國。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張洪濤受訪表示,在疫情衝擊下很多跨國企業都必須在成本及風險之間尋找平衡,假如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國家的藍子時,無論後者有多安全,被打翻終究是遲早的事。然而,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工廠並不是任何人的明智計劃,或是一個具遠見的政策所致,反而是幾十年來的增長結果,故他稱:「製造業轉移到中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要離開它,也非短短幾年時間可以辦到。」

licensing Photo from licensing

雖然要離開中國看似「痛苦又耗時」,但張洪濤指:「對美國、歐盟來說,硬幣的一面是金融獲利和經濟利益,另一面是國家安全和政治健康。」故此疫情過後,那些西方政府會以引導、鼓勵,甚至是強迫方式,要求那些對國家安全極重要的生產線搬返國內,或是搬到那一些相對較易「控制」、價值觀近一點的地區與國家,最終「某程度上與中國脫鉤將會發生,某些行業慢一點,某些行業快一點,而中國的老齡化將會加速這一過程。」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吳靖指,很多國家擔心中國工廠關閉,但到了三月份時,很多經濟體紛紛「鎖國」,連自己本身的工廠都關閉,大家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供應鏈挑戰,結果當產業鏈在全球化下,已經發展到某種盡頭,自然就會出現「改變」。吳靖指,抗疫過程中的口罩可能是越南生產,但工廠的資本可能來自香港或者中國,他稱 :「未來產業鏈可能會變得愈來愈本地化、區域化,但是背後通過資本和技術進行全球化、網絡化的聯結。」

licensing Photo from licensing

有「中國玻璃大王」之稱的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日前接受內媒《新京報》訪問,他稱這次疫情後,相信很多國家對中國的不信任度會增加,而產業鏈政策也會作一定調整,雖然短期內各國未必能夠建立自己的產業鍊,很難與中國脫鉤,但是隨勞動成本上升、貿易戰等因素影響下,愈來愈多廠商把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意味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會有所減少。

據了解,在疫情爆發之前,已經有不少外資把中國的生產線遷移到東南亞國家,例如是為國際服裝品牌的Nike、Adidas等早在幾年前已經在越南等地建立生產線。不過在疫情爆發後,全球多國陷入「口罩荒」、多個產業停工,令未來產業鏈布局成為市面的焦點。事實上,日本最近在刺激經濟方案中,也準備了一部分資金用於協助日商把生產線撤出中國,至於美國也有官員提議要向美企提供撤華的資金。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立即報名「中小企卓越成就獎2024」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