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無所遁形】中國警方破獲國內最大宗數據竊取案,涉及30億條個人信息

【無所遁形】中國警方破獲國內最大宗數據竊取案,涉及30億條個人信息

Business
By Cally on 29 Aug 2018
Business Reporter

隨著時代變遷,大多數人都會使用熱門社交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等,這些人氣平台的用戶人數迅速增長,同時也帶來流量造假、內容侵權等問題。人民日報更表示:「造假侵權已成行內的公開秘密!」

所謂流量造假,即是用金錢「買like」,增加個人帳號的粉絲人數,從而獲取更大的宣傳效益。有網店會買入「月銷量數據」,藉此吸引更多消費者。

SinaPhoto from Sina

中國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公安局於近日破獲了一宗國內最大的數據竊取案,當地警方接到網民舉報,他們聲稱自己的微博、微信社交帳號總會自動「加粉」或關注他人,而且不時收到各種垃圾廣告短信,懷疑個人信息被泄漏後選擇報警。經調查發現,涉案的上市公司北京瑞智華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竊取用戶個人信息達30億條,百度、騰訊、阿里、京東等全國96家科技企業無一倖免,其公司非法牟利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

BrandinlabsPhoto from Brandinlabs

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竊取的30億條用戶數據,操控用戶帳號進行微博、微信、QQ、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加粉、刷量、加群和違規推廣,透過非法牟利,該公司一年營收超過3000萬元。

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17年中國微信公眾號刷量專題研究報告》,2016年中國微信公眾號「刷量」市場規模達378億元,在營運類微信公眾號「刷量」調查行為中發現,86.2%的微信公眾號有過「刷量」行為。

JiasuhuiPhoto from Jiasuhui

除了流量造假,亦有內容侵權等問題,不少人氣網絡作家控訴,作品被他人抄襲,有人通過替換字句、調整語序和段落刪改等方式,將原創文章「改頭換面」,而經抄襲後的文章,傳播範圍竟比原文更廣。現時,「洗稿」的行徑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維權成本很高,侵權的成本卻很低,很多作家明知被侵權卻難以上訴。人民日報表示,這個問題已成了行業生態。

資料來源:新浪網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