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專欄】疫苗門、碧桂園和拼多多,一味求快,我們失去太多
1.
在香港住,身邊圍繞著一群自視甚高的香港本地人。每次大陸一出醜聞,我就會試圖跟他們解釋: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經階段,中國已經比以往進步很多,大家要有耐心,要看得到她的進步。可是最近連續幾單事故,讓我的頭沉得越來越低,面對咄咄逼人的批判言語,再也無言以對。
圖/Pixabay
7月中,轟轟烈烈的疫苗門事件,刷爆了朋友圈、微薄,掀起了全國民眾對醫療行業的信任危機。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這是十三億人都會用到的保命之物。為了錢,為了利潤,那些人的良心都給狗吃了。
7月尾,去年銷售額達5508億人民幣、晉升全國第一全球最大房企的碧桂園,旗下安徽一專案發生坍塌事故,造成6死多傷。碧桂園一系列的施工安全問題、樓宇品質問題,也借此浮出水面。這一家國內龍頭房地產企業,也正遭遇一場嚴重的信任危機。
這幾日,拼多多,這家“3億人都在用”、創辦不到三年就成功上市的神奇公司,它創業神話隨之而來的是對它滿場假貨的嘲諷與質疑。8月1日,六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宣佈代表投資者們展開對拼多多的集體訴訟。
今天,朋友圈上有人發了下面這張圖。照片上,是一袋美國出產的狗糧,包裝上赫然寫著兩行字:“No ingredients from China”(原料全部沒有出自中國),“Made in the USA with ingredi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Nothing from China)”(產自美國,原料來自全國各地(中國除外))。
圖/來自艾瑪朋友的朋友圈
照片出處無從考證,我阿Q的期盼這只是線民的惡意PS。如果不是,真是狠狠地打中國人的臉。
2.
網上的雞湯經常有一句話:“今天你偷的懶,都會變成明天打你的巴掌。” 對個人如此,對國家如是。
過去我們太強調發展。“先發展,再監管”是主基調。一味追求“快”,讓我們犧牲了很多很多。
區別于傳統房企,碧桂園以“高周轉”聞名,著名的“四五六”,即摘牌當天出圖,拿地後四個月開盤銷售,五個月資金回籠,六個月資金回正。
網上流傳著總裁莫斌於今年四月簽署的內部檔,說如果項目拿地到開工超過40天,或者開工期大於七個月,專案負責人就要撤職。如果拿地當天就開工,項目負責人獎20萬,每推遲一天,少一萬。等到第21天才開工,就要開始倒罰1萬,逐天遞增,等到第40天開工,罰款20萬,第41天,就撤職。
就像武俠小說裡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也說過:“高周轉是抵抗任何風險最有效的手段。”
圖/Pixabay
這句話本來是沒有問題的。
在贏者通吃的商業社會,“快”使得公司財富迅速膨脹,能融到更多的資金,能投到更多的地,能賺到更多的利潤,刺激股價再次上漲,形成良性迴圈。
高周轉本身只聚焦在銷售環節,強調的也只是快速開工、快速賣樓而已。理論上,與後期的施工及工程品質並不相干。
在流程上,碧桂園的“快”也體現在操作流程和產品的標準化上,比如,每塊混凝土範本、每扇窗、每條管道都是標準的。
至於工程的品質問題,高周轉本身並不涉及,應該是工程品質監督與管控的問題。
艾瑪在前文《從資本運作角度看卷福是如何失敗的》中講過,創業應該從資本運作的角度去考慮,要學習如何用最少的資金,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取最高回報。
艾瑪也曾舉了Starman的工廈分拆專案作為案例,講述他通過一系列技巧,減少投入資金,多項工作提前且同步進行,用低價搶佔市場,儘快回籠資金。
他的訣竅是把原本前後串列做的工作,並行同步來做。依靠的是項目管理的技巧,對本身的工程品質、安全措施並沒有提及。
所以,我說,追求“高周轉”本身並沒有問題。但“高周轉”、“快”應該來自有效的管理,而管理的本質是人。
3.
當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太過關注速度,儘管只是前期銷售的速度,但豐厚的獎懲制度、優勝劣汰的遊戲規則,讓管理層和全體員工的心,都關注在“快”字上。
就像聚光燈,全部照射在一個點上,沒有被光照射到的地方,就容易形成燈下黑。大家都關注前期的快,範圍擴張的快,無論注意力還是資源都向“快”傾斜,而忽略了後期的工程品質和安全管控。
為何管理層、員工不重視工程品質,不重視安全措施?為什麼我們為了發展、為了錢,可以肆意破壞環境,可以在食物裡添加有害物質,可以把救命的藥換成低價無效的藥,可以堂而皇之造假賣假?
一個段子:“開火鍋店的老王轉發完聲討疫苗問題的文章以後,又狠狠地往剛熬好的湯鍋裡多摻了兩桶地溝油,說:加油賺錢,一定要讓孩子去美國!”
想想都令人心寒。
圖/Pixabay
社會何至於此?究其根本,是因為我們向來忽視“人”的基本權利。
什麼是人的基本權利?
查維基百科,上面寫著:
人權,指“個人或群體因作為人類,而應享有的權利”......人權要求“把人當人”......人權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在這所有的權利中,生命權最為重要。人安全的活著,比錢、比所謂成功、成績、榮譽更加重要。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老師們只是教我們要努力學習,考到好的成績,要努力工作,賺到更多的錢。但是,“人”呢?“人”去了哪裡?
我們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似乎又是施害者。
4.
建立信任需要很多年的時間,但破壞信任只需要一個醜聞。毒奶粉、假疫苗、五星級的豆腐渣家、滿屏假貨的上市公司......
捷徑,其實是最遠的路。當年,你為了快,為了賺更多的錢,走的捷徑,讓你現在的路更加坎坷。曾經偷過的懶,讓你現在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去克服。
捷徑,是飲鴆止渴,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1895年,嚴復曾說:“華風之弊,八字盡之,始於作偽,終於無恥。”123年後的今天,依舊如此。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的內憂外患。因勞動力成本、租金成本上漲、使得生產線向東南亞國家轉移,人口紅利不再;十幾年野蠻生長之後帶來的產業發展不均衡和資源錯配;前幾年全球寬鬆造成的高杠杆和資產泡沫;中美貿易戰的長期化和美歐日的聯盟......
作為我們的經濟支柱,也是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中國製造”,因為我們的急功近利、我們對生命的輕視,“中國製造”變成了一個被人詬病的名詞。
在這內憂外患的關口,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本文經由博客艾瑪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Text & photos: 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