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F專欄】由日本美國貿易戰看中國:日本從不敢說不
美國到了中國談貿易戰,可是條件苛刻。自二戰之後,美國多次跟日本因貿易問題而提出討論及協商,但日本從來不敢說不,或者可以從中借古諷今。
1957年日美兩國政府簽署《日美紡織品協議》,5年有效期內每年向美出口棉紡織品在2.55億平方碼之內。1976年簽訂特殊鋼進口配額限制協定,1977年簽訂了維持出口市場秩序的日美彩電協定,要求從1977年7月開始的3年期內日本對美國彩電出口每年必須控制在175萬台以內。在1981年5月1日,日本政府以通商産業大臣聲明的形式發表對美國出口轎車的限制措施,同意自願限制對美國汽車出口,第一年(1981年4月到1982年3月)自願將出口限制在168萬輛以內;及第二年(1982年4月到1983年3月)限制額在原有基礎上再加上市場擴大量16.5%;“廣場協議”之後,美國仍不罷休,1985年11月美國以啓用301條款迫使日本達成日美半導體協議。
由紡織品,汽車,家電等,每次日本都不敢說不。那是當然,始終美國在日本駐軍。事實上即使廣場協議之後,日本對美的貿易易差從來沒有减少過。明顯如筆者所講「醉翁之意不在酒」。
Photo from Internet
目前美國貿易戰開的條件是1.中國每年减少1000億美元貿易順差。2.中國對美國開放金融與電子商務市場。3.不允許中國進行以市場換技術。4.不許用政府補貼搞行業政策,具體指不准搞“中國製造2025”。其實說穿了每年减少1000億美元貿易順差,「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迫使中國開放金融市場,再發動貿易戰及貨幣戰兩邊進攻,劫取中國財富。筆者如一直在之前文中提及,今次或者是金融海嘯2.0,目前情况有點似97金融風暴及廣場協議混合,但主角由日本對美國,變成全球。美國通過量化寬鬆令到全球資産泡沫,之後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令到萬劍歸宗,擊破全球泡沫。
這觀點由近日經已開始兌現。阿根廷央行周五再次加息,是一周內第三次加息,共計加息12.75厘。央行今次將利率水平增加6.75厘,由33.25厘升至40厘,以捍衛阿根廷披索出現的拋售潮。香港銀行體系結餘水平目前已經回到QE1前後的水平,令港匯積弱,印尼央行大規模干預匯、債市阻貶印尼盾;美元/泰銖下跌今年以來下跌8.55%;韓圜與2014年相比,匯率下跌近15%(兌港元計)。
Photo from Licensing
新興市場股市,匯市已經開始受一定的衝擊,過去一個月阿根延幣跌47.75%,土耳其里拉跌14.91%,巴西雷亞爾跌14.03%,俄羅斯盧布跌12.37%。印尼盾跌-4.61%。這次令筆者想起97年金融風暴,而今次的不同是這次不是炒家衝擊,而是美國貨幣政策引導市場行爲而衝擊
參考江恩三十年周期,中港樓市、股市等全部周期匯聚於2018年,2018年大部份人對股、樓、債皆過份樂觀,時間上小心第二季至第三季。
email: ericresearchgann@gmail.com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資產價格可升可跌。
(本文經由博客小龍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Text & photos: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