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嘗試「想當年」向Gen Z說教 上司宜放下身段 讓年輕人帶領改變
如果你想即時惹來 Gen Z 的反感,你可以採用下列句式:
「我後生那時候......」;
「你說你辛苦?我以前辛苦過你......」;
「我在這行做了20年......」
半宅職薯就和大家分享,在資訊高度透明的今天,應該怎樣和 Gen Z 同事共處。
Gen Z 比大家想像中聰明
如果你認為 Gen Z 「唔捱得」、心頭太高、太計較即時回報,那麼我可以告訴你,這都是以舊日時空的特定價值觀,硬套到今天年輕人的不公平做法。
上面這些說話,在二、三十年前的香港也許是硬道理,因為那時候香港的上流空間遠比今天寬闊,經驗的價值也比今天為高。
但人類總是要進步的,在物質貧貶卻有希望的年代,「捱」是合情合理;但在今天的知識型社會,「捱」又是否可以帶來更好效果呢?我懷疑,Gen Z 也同樣懷疑。

而所謂心頭太高,20年前的你對自己說要人望高處,今天到了你作為僱主上司,你又把「人望高處」轉換説法,變成「心頭太高」;
以前年代僱主提供大量在職培訓,今天又期望新員工有即戰力,那麼員工期望即時回報,是否只是一個回應對策?
如果你看到這裏也覺得有疑問的話,Gen Z 其實比你想得更通透。
說教方式的過時
今時今日年輕人的認知系統,和二、三十年前已經產生了巨大變化:以前年代,知識和價值觀來自前輩和智者,屬於由上而下;今時今日,知識來自人們的普遍認同,屬於扁平化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說,今天的年輕人已經產生了一套屬於他們的世界觀和知識體系,並且能夠完滿地解釋當今世界。以舊思想硬碰新思想,那不是會擦出火花,卻是兩敗俱傷。
平衡宇宙的沒落
直至今日為止,職場上的物理接觸,和網上社交媒體的交流,仍然處於平衡宇宙狀態:現實中年輕人對上司唯唯諾諾,在社交媒體和匿名討論區中,卻大力批評反駁。
但這情況不會長久。
因為,上一代認識的社交媒體是不認真,不正式的;年輕一代卻認為這就是真正的現實。在很快的將來,網上思想會主宰實體世界的行為。那時候,在網上擁有話語權的年輕一代,會全面的在實體世界同時擁有話語權和影響力。
今天在實體世界高高在上的話事人,很快會變成弱勢社群、少數群組,影響力和話語權會斷崖式下降。
讓年輕人當家作主
無論是多強勢的上司老細,多龐大的商業機構,都無法逆轉這個大趨勢。在上位的人對年輕人說教,只是這個時代的最後掙扎。
更積極的做法,應該是給予年輕人發揮空間,讓年輕一代帶領整個轉變。
網絡文化再也不是次文化,卻即將變成主流;
網上評論再也不只是雜音,卻直接穿透每個人的心底,影響現實中的的行為。
今天的企業形象,危機管理,市場開發,客戶關係,主要戰場已經轉移到互聯網。互聯網白紙黑字的記錄,才是有根有據;物理世界的豪言偉論,即將變成口講無憑。
既然如此,為何不讓在這個新文化下成長的年輕人,帶領這個轉變呢?
說教,屬於過去勞動密集,不太著重創新的舊日領導方式。互聯網文化早已變成現實文化,社交媒體帳號早已取代紙張卡片,這是無法逆轉的轉變。
看到這裏,在社會打滾了多年的資深人士,可能會感到自己即將被淘汰。但不用擔心,被淘汰的是思想和行為,卻不是人的個體。如果你可以瀟灑地放下閱歷帶給你的身段而擁抱轉變,你依然可以站在時代的頂峰,用另一個形式和社會一同進步。
半宅職薯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