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克萬億美元薪酬方案遭挪威主權基金反對 特斯拉十大股東之一 憂方案金額過大 或造成股權稀釋
馬斯克(Elon Musk)的「萬億美元」天價薪酬方案再度引爆輿論,金額之高遠超英偉達(NVIDIA)黃仁勳、甲骨文(Oracle)艾利森等矽谷頂尖CEO。然而,就在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召開前夕,十大股東之一、挪威主權財富基金(NBIM)突然投下震撼彈,公開宣布反對。基金直言,馬斯克的薪酬金額過高,無法在董事會責任與股東回報之間取得合理平衡,可能造成股權稀釋。這一票,或將成為馬斯克爭取「史上最貴薪酬」路上的最大變數。
特斯拉(Tesla)將於週四(11 月 6 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屆時將投票決定是否通過 CEO 馬斯克的「一萬億美元(約 7.8 萬億港元)」薪酬方案。大會前夕,特斯拉大股東挪威主權財富基金(NBIM)公開表態,將對該案投下反對票。NBIM 指出,馬斯克的薪酬金額過高,無法合理對應董事會責任與股東回報的平衡,並警告過度依賴個人可能使公司營運風險升高。
馬斯克的薪酬設計從一開始就與傳統 CEO 的高額現金薪資大相逕庭。據報導,馬斯克不領任何固定薪水,而是透過 12 個預設的財務與市值指標逐步解鎖股票期權,每一梯次都與特定的成長目標連結,例如將特斯拉市值推升至 8.5 萬億美元(約 66 萬億港元),或是在自動駕駛與機器人技術上達成關鍵里程碑。這 12 個階段包含特斯拉營收、EBITDA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以及市值的成長目標,每完成一組,馬斯克便可取得相應的股票獎勵。這樣的結構旨在讓馬斯克的獎酬與公司表現、股東價值直接掛勾。
回顧自 2018 年以來,特斯拉市值由不足 700 億美元(約 5,460 億港元)一度攀升至高峰時超過 1.2 萬億美元(約 9.36 萬億港元)。如此驚人的增長幅度,在全球企業史上極為罕見。也正因如此,馬斯克大膽提出潛在價值將近一萬億美元(約 7.8 萬億港元)的薪酬方案,而支持者如特斯拉(Tesla)董事長羅賓・丹霍姆(Robyn Denholm)認為這「合理且應得」,甚至呼籲在年度股東大會上通過CEO 馬斯克的薪酬方案,並暗示若方案被否決,馬斯克或離職。
而挪威主權財富基金(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NBIM),由挪威央行管理,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6萬億美元。該基金專注於長期回報與可持續發展,投資全球9000多家上市公司。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也是目前持有特斯拉約1.14%至1.16%的股份,是特斯拉目前十大股東之一。雖然單一比例不高,但因長期策略與影響力,投票立場往往會引發關注。
管理主權財富基金的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在官網上表示:「我們認同在馬斯克先生具前瞻性領導下,為公司創造的重大價值,但我們對於獎勵總額規模、股權稀釋及關鍵人物風險缺乏緩解措施感到憂慮,這與我們一貫對高階主管薪酬的看法一致。」而且針對馬斯克的天價薪酬方案,除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外,美國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S)也曾公開表態反對馬斯克一萬億美元薪酬案,並稱該薪酬規模遠超同業水準;主要代理諮詢機構如ISS與Glass Lewis均公開建議股東投下反對票。
事實上,馬斯克與挪威主權財富基金(NBIM)之間早已嫌隙重重。去年美國法官撤銷馬斯克560億美元薪酬方案時,NBIM就曾投下反對票,儘管最終方案仍獲特斯拉股東通過。投票塵埃落定後,媒體曝光的簡訊內容更揭露雙方關係已明顯惡化,馬斯克親自回絕NBIM執行長Nicolai Tangen的晚餐邀請,並冷回一句:「當我請你幫忙而你拒絕時,就別再指望我幫你。朋友,是用行動證明的。」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