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la董事長警告 1萬億美元薪酬方案若被否決 馬斯克或離職
特斯拉(Tesla)董事長羅賓・丹霍姆(Robyn Denholm)周一致函股東,呼籲在年度股東大會上通過CEO 馬斯克(Elon Musk)高達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下同)的薪酬方案,並暗示若方案被否決,馬斯克或離職。該績效獎勵旨在確保馬斯克留任至少七年半,丹霍姆強調其領導對特斯拉轉型AI與自動駕駛至關重要,若缺乏有效激勵恐流失其戰略視野。此提案將於11月6日表決,若通過將成企業史上最大規模薪酬方案,惟機構股東服務公司(ISS)等批評金額過高且缺乏制約機制。
薪酬方案內容與背後意圖
特斯拉董事會主席丹霍姆近日致函股東,呼籲投票支持馬斯克的薪酬方案。該方案以業績為基礎,旨在激勵馬斯克繼續領導特斯拉至少七年半。隨著特斯拉致力成為全球AI與自動駕駛技術領導者,丹霍姆指出馬斯克的角色尤為關鍵。
該方案的目標設定包括:公司市值須達8.5萬億美元(約66.3萬億港元)、年銷量需突破1200萬輛汽車、交付100萬台人形機器人(Optimus),以及部署100萬輛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同時,調整後盈利須從2024年的166億美元(約1,294.8 億港元)飆升至4000億美元(約3.12萬億港元)。
丹霍姆強調,方案的核心已超越金錢,若通過,馬斯克持股比例將從13%躍升至近29%。馬斯克曾公開表示,他需要足夠的投票影響力,才能放心地在特斯拉內部推動AI與機器人等高風險戰略,防止「AI相關的壞事發生」,這使這份方案實質上成為一場圍繞「控制權」的表決。
股東、監管與治理風險
這份超級薪酬方案公布後,隨即引發機構投資者及公司治理專家的高度關注與強烈爭議。主要代理諮詢機構,如ISS與Glass Lewis均公開建議股東投下反對票,理由包括薪酬規模過於龐大,屬「天文數字」,且缺乏有效「約束機制」確保馬斯克專注於特斯拉,而非分散精力於SpaceX、Neuralink或xAI等其他企業。馬斯克則反擊,稱這些諮詢公司是「企業恐怖分子」,批評其建議「荒謬」且「缺乏常識」。
爭議核心在於特斯拉長期存在的「董事會獨立性」問題。今年初,特拉華州法院已撤銷馬斯克2018年的薪酬協議,裁定其談判過程由「缺乏獨立性」的董事主導,屬不當授予。此判決為新薪酬方案增添巨大監管壓力。此外,部分股東與企業監督團體憂心,馬斯克日益高調的政治參與及爭議言論,已實質損害特斯拉品牌形象。
對Tesla與市場的潛在衝擊
丹霍姆警告,若馬斯克的薪酬方案未獲批准,公司可能失去其「時間、才能與遠見」,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馬斯克在特斯拉的角色超越一般CEO,他是技術夢想家、品牌核心資產,也是股東信心的支柱。一旦離任,不僅造成管理真空,更將衝擊公司的創新動能與市場敘事。
市場或將對特斯拉的高估值重新定價,股價可能出現雙位數跌幅,因其中包含對馬斯克個人領導力的「信仰溢價」。對於依賴被動式指數基金的大型機構投資者而言,他們將面臨兩難:是支持治理專家對薪酬過度的擔憂,還是冒著失去「不可替代」的領導者,導致巨額虧損的風險。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