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智思專欄】稀有卡牌值千金 《Grade 10 Festival》哄動 香港應研究千億卡牌市場
在這個節奏快速的時代,不少人希望尋找一種方式讓生活步伐慢下來,找回多一點屬於自己的樂趣。有人喜歡收藏物品,可能是兒時的玩具、郵票、舊錢幣、珍藏書籍、絕版漫畫、唱片、模型公仔等各種形式的物件,這些物品承載着記憶與故事,讓人們在翻看時,彷彿回到某個瞬間。
早前出席收藏卡《Grade 10 Festival》活動,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小小一張卡牌,不只是個人愛好,更可以是大經濟。活動亦吸引到全球多地參展商和買家參與,有助推動香港成為主要的亞洲交流、交易和藏卡中心。原來,集換式卡牌在全球有一定數量的收藏者,運動(包括NBA、足球和棒球)球星卡,更少不了動漫角色例如Pokemon寵物小精靈、海賊王、龍珠、廸士尼等經典漫畫、遊戲、影視等的收藏卡。
在海外地區,尤其是歐美等國家,早已積極舉辦不同的大型藏卡盛事。而全球集換式卡牌市場在2024年達到158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235億美元。紐約蘇富比在去年拍賣出一張稀有的Pokémon卡,以36萬美元成交。知名Youtuber Logan Paul在2022年以逾500萬購買卡牌,更獲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為史上最貴Pokémon卡牌。筆者對卡牌收藏認識不多,當日在Grade 10 Festival現場看到作品的創意也會感到驚喜。其中由超過400張「灰色氈帽比卡超」組成的「梵高比卡超」藏卡牆,巧妙將經典動漫角色融入藝術大師的美學世界,成為全場焦點。另外,也有為香港海洋公園特別出版的小卡,充滿我們本地人的集體回憶。這種跨界融合,正好說明了當代收藏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不只是關於價值,更是關於創意、情感與文化的連結。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及香港八大中心定位,表示要銳意打造香港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藏卡作為亞文化,相信是一個我們可以探索和開拓的「藍海」。
再加上隨著數位時代來臨,收藏品交易變得更為普及。線上拍賣平台讓全球藏家能夠輕鬆參與,持續推動市場活絡。無論是出於純粹的愛好、難以割捨的童年情懷,還是精明的投資眼光,這股由「小卡牌」帶動的「大經濟」已然成型,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興市場。下次當你整理舊物,翻到那些充滿回憶的小物品時,也許是下一個收藏品經濟力量。
陳智思(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