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英偉達與Uber平治合作 打造豪華自動駕駛的士 挑戰馬斯克Robotaxi

英偉達與Uber平治合作 打造豪華自動駕駛的士 挑戰馬斯克Robotaxi

Tech Business Lifestyle Luxury News
By Miki Liang on 30 Oct 2025

英偉達(NVIDIA)宣佈與Uber、汽車開發商Stellantis和Lucid、平治、鴻海等企業展開合作,聯手打造Level 4等級的自動駕駛車輛技術!透過加入英偉達的NVIDIA DRIVE開發平台與軟件,加强就緒車輛和周圍的 AI 生態系統提供支持,讓自動駕駛達到免手動、免監控的自駕能力,令人關注是否會成為馬斯克Tesla力推的Robotaxi 的勁敵!今次合作將使Uber由2027年開始,逐步將其全球自動駕駛車隊擴展至10萬輛規模。英偉達CEO黃仁勳更是預言,未來十年將是自動駕駛汽車、機械人和自動化機器的時代,在未來曾經的科幻小說,正迅速成為日常現實!

今次合作的核心,在於英偉達頂尖的自動駕駛汽車(AV)開發平台NVIDIA DRIVE AGX Hyperion™ 10,以及專為L4級自動駕駛設計的NVIDIA DRIVE™ AV軟件。這套平台將會加入Uber的L4級就緒流動網絡,該網絡已匯聚多個行業領頭羊,包括汽車生產商Stellantis、豪華電動車品牌Lucid及德國巨頭平治(Mercedes-Benz)。這些合作夥伴共同推進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英偉達透過開放且可擴展的DRIVE平台,讓汽車製造商和自動駕駛開發商能根據其獨特需求進行定制,加速L4自動駕駛車隊的部署。

NVIDIA DRIVE AGX Hyperion 10 是一款參考量產電腦和感測器集架構,可讓任何車輛支援 L4。它使汽車製造商能夠製造配備經過驗證的硬件和傳感器的汽車、卡車和貨車,這些硬件和傳感器可以託管任何兼容的自動駕駛軟件,爲安全、可擴展和人工智能定義的移動性提供統一的基礎。

英偉達的強大支援將使Uber能夠由2027年開始,逐步將其全球自動駕駛車隊擴展至10萬輛規模。這批車輛將會與英偉達及其他Uber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旨在無縫連接現有人手駕駛的交通服務與未來的自動駕駛車隊。英偉達 和 Uber 還在合作開發一個由NVIDIA Cosmos™ 世界基礎模型開發平台加速的數據工廠,以策劃和處理自動駕駛汽車開發所需的數據。

對於今次的合作,英偉達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黃仁勳先生強調:「自動的士標誌著流動性在全球範圍內的變革開端,讓交通更安全、更環保、更高效。 」他進一步指出,透過與Uber攜手,英偉達正為整個行業建立一個大規模部署自動駕駛車隊的框架,並由英偉達的AI基礎設施提供支援。黃仁勳先生認為,曾經的科幻小說,正迅速成為日常現實。他更預言,未來十年將是自動駕駛汽車、機械人和自動化機器的時代,AI將使程式設計更為普及。

這項宏大計劃亦會由四家業界巨頭各司其職,發揮各自核心優勢:

  1. Stellantis負責車輛的設計、工程與製造,確保自駕車輛的品質與產能。
  2. 英偉達則提供最核心的AI運算平台及自動駕駛演算法。
  3. 鴻海將負責高效能運算(HPC)系統的整合、感測器模組的連接與電子控制系統的建置,為車輛提供穩固的硬體基礎。
  4. Uber則運用其遍佈全球的叫車網絡,負責打造類似Robotaxi營運生態系統,包括車隊管理、遙距協助、充電、清潔及客戶支援等。

整體計畫將以NVIDIA DRIVE AGX Hyperion 10架構為核心,整合Drive AGX Thor晶片、DriveOS作業系統與Drive AV軟件。這套系統具備Level 4「免手動、免監控」的自駕能力,意味著車輛在特定操作條件下可完全自主駕駛,無需人手介入。為確保最高安全標準,車輛將配備全面的感測器套件,包括1個LiDAR光達、14具高清攝影機、12組超音波感測器與9具雷達,並搭載具備冗餘設計的AI中控系統,以應對突發情況。

與此同時,自動駕駛的士車隊將以跨國車商 Stellantis 的 STLA Small 電動車平台 和 K0 中型廂型車架構 打造,車型包括 Citroën SpaceTourer、Peugeot Expert、Opel Vivaro 及 Fiat Scudo 系列。車隊預計於 2028 年在美國上路,首批部署約 5,000 輛,之後將逐步擴展至歐洲與亞洲主要城市。此外,Lucid 正強化下一代乘用車的 Level 4 自動駕駛功能,並於 NVIDIA DRIVE Hyperion 平台 上採用全棧 AV 軟件;平治則在自家 MB 作業系統與 DRIVE AGX Hyperion 架構上測試 L4 技術,讓全新 S 級轎車融合 AI、自主駕駛與豪華體驗。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