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 日本首位女首相仍有變數? 日股狂飆創新高!被封「日版鐵娘子」
日本政壇在10月4日迎來歷史性時刻,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在執政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脫穎而出,正式當選第29任自民黨總裁,甚至有望成爲日本第一女首相。當選后即對日本金融市場產生影響,日經225平均指數開盤後大幅飆升首次突破47,000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點!
在10月4日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在第一輪投票後與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進入第二輪決選。最終,高市早苗以185票擊敗了小泉進次郎的156票,成功當選第29代自民黨總裁。這項結果標誌著自民黨自1955年成立以來,首次迎來一位女性領袖。
高市早苗更是有望在國會指名後,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根據日本憲法,日本首相並非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交由國會表決,取得眾議院和參議院多數票的候選人將成為日本首相,而日本自1947年以來,政府多數時期由自民黨領導,所以在黨內決出的自民黨總裁通常會被視為下任首相。
高市早苗選舉中勝出後,使得股市加速上漲,並再次刷新了盤中最高紀錄。日經225指數10月6日中午前最高達到47,835.36點。與此同時,日圓兌美元匯率大幅貶值超過1%,逼近150日圓兌1美元的關鍵關卡。
成爲首任女首相仍存在變數?
高市早苗的當選無疑為日本政壇注入了新的變數,但她上任後將面臨一系列內外挑戰。自1955年成立以來,自民黨一直主導日本政壇,但如今在經濟疲弱、人口減少與社會不滿情緒高漲的背景下逐漸失勢。上個月,任期僅一年多的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原因是選舉中的接連失利,導致自民黨執政聯盟在國會兩院均失去多數席位。
山此,目前自民黨在國會處於少數派執政的局面,這意味著高市早苗能否最終在國會投票中勝出,成為日本首相,仍存在變數,她的任命不會像過去的首相那樣自動獲得通過,她將需要尋求與在野黨的合作,以確保其任命獲得國會確認。
而且由於近期自民黨因一連串醜聞和內部衝突而受到重創,高市早苗的首要任務之一將是修補黨內部的裂痕,重新凝聚黨員共識,同時也自民黨選擇她為黨魁亦希望能重新吸引那些轉向極右政黨參政黨的保守派選民。參政黨以「日本優先」為口號,近期席次從1席激增至15席,吸走了大量保守派選票。自民黨也因此在國會兩院失去多數席位。
高市草苗在贏得首輪投票後的演說中坦言問題所在:「核心支持者、保守派與黨員對我們的批評尤為嚴厲,為了日本的現在與未來,自民黨必須改變。我們將始終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並以平衡的態度治理國家。」
從「早苗經濟學」到保守外交
高市早苗在競選期間提出了多項政策願景,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其經濟政策,被稱為「早苗經濟學」(Sanaenomics)。身為安倍學派傳人,高市之前曾提出「高市經濟學」,這一政策名稱既是對其導師安倍晉三「安倍經濟學」的致敬,也體現她自身在經濟政策上的思路。安倍晉三執政期間推出「安倍經濟學」三支箭:貨幣寬鬆、財政刺激、結構改革,主導日銀量化寬鬆,推高通膨以刺激成長。高市早苗同樣支持寬鬆政策,主張政府應以擴張性財政支出與減稅來刺激成長,反對日本央行加息,認為過早緊縮只會抑制企業投資與家庭消費。
在外交領域,高市早苗的保守傾向顯而易見。她被外界視為對中鷹派,曾因其強硬的安全與外交路線引起中國和韓國的擔憂。 然而考量到中日之間深厚的經貿關係,外界預期她在上任後,對華政策將可能採取「表面強硬、實際調整」的務實路線,以確保雙邊關係的穩定。
十次當選國會議員 為保守派建立直言不諱的形象
現年64歲的高市早苗,於1961年出生於奈良縣,父親是上班族,母親則是警察,其成長背景與政治幾乎毫無關聯。她的政治啟蒙始於1980年代美日貿易摩擦最激烈的時期。為了深入了解美國人對日本的看法,她曾在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帕特·施羅德(Patricia Schroeder)的辦公室工作,施羅德以批評日本聞名。高市觀察到美國人常將日、中、韓語言與飲食混淆,並注意到日本經常被與中國和韓國一同歸類。她因此得出結論:「除非日本能自我防衛,否則其命運將永遠受制於膚淺的美國輿論。」
1992年,她以無黨籍身份首次參選國會議員,但未能當選。她並未放棄,隔年成功當選,並於1996年加入自民黨。之後,她十次當選國會議員,僅一次落選,並建立起黨內最直言不諱的保守派代表之一的形象。由於多次獲安倍提攜,她被日本媒體稱為「女版安倍晉三」。她也曾擔任多項政府高層職務,包括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經濟產業副大臣,以及創下破紀錄的總務大臣任期。2021年,高市首次參加自民黨黨魁選舉,但敗給岸田文雄。她於2024年再度參選,在首輪投票中領先,但最終敗給石破茂。今年,她第三度參選終於勝出,很有可能成爲日本首任女首相,被封為「日版鐵娘子」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