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群心態買樓賣樓恐後悔一生 從地震預言落空到樓市周期的啟示
2025年7月5日,日本地震的預言在社交媒體和新聞中掀起波瀾,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這些聳動的預測,混合著歷史地震模式與社交媒體的放大效應,讓公眾深信災難即將來臨。然而,隨著預言落空,熱潮迅速消退,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訓:群眾狂熱相信的東西未必真實。這種由情緒驅動的集體信念,與香港樓市的起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盧邦(Gustave Le Bon)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揭示了群體心理的非理性特徵,指出群眾在集體情緒下容易失去獨立思考,盲從誇張的信念。通過結合盧邦的群體心理分析與香港樓市週期的觀察,我們可以探討為何「反人性」的心態——即逆群眾情緒而行——對於將投資與人生長期目標結合至關重要。
盧邦的群體心理:確定性的幻覺
盧邦在《烏合之眾》中指出,群體容易被簡單化的觀念和情緒化敘事所驅使,喪失理性判斷能力。7月5日的日本地震「預言」正是這種現象的縮影:歷史地震數據、社交媒體的病毒式傳播,以及人類對確定性的渴望,共同創造了一個自我強化的恐慌循環。盧邦認為,群體傾向於誇大情緒,無論是恐懼還是狂熱,並將複雜的現實簡化為單一的信念,例如「地震即將發生」。這種心理在金融市場同樣顯著,尤其在香港樓市中,2021年的「錯過就無」熱潮與盧邦描述的群體狂熱如出一轍,許多購房者受市場情緒驅動,爭相以高槓桿入市,卻在2022-2023年的加息週期和樓價下跌30-40%時面臨財務困境。
盧邦的分析揭示了群眾信念的脆弱性:當群體被情緒主導時,理性被拋諸腦後,導致決策失誤。正如地震預言最終落空,2021年樓市的樂觀情緒也掩蓋了高估值和高槓桿的風險。盧邦指出,群體容易被「領袖」(如媒體或意見領袖)引導,形成「羊群效應」,這在2021年表現為媒體和社交平台放大「上車」的緊迫感,促使年輕首次置業者以8-9成按揭購入新盤,卻在隨後的市場調整中陷入負資產或供款壓力。
樓市週期與人生規劃:時機的關鍵
香港樓市週期通常為5-10年,受全球經濟、貨幣政策和本地情緒影響,分為擴張、高峰、收縮和復甦四個階段。這些週期與人生階段的財務需求並不完全同步,因此把握時機至關重要。20多歲的年輕人資本有限,可能在市場低谷購入首套房;30-50歲的中年人財務更穩定,可在復甦期投資出租物業;臨近退休者則注重穩定現金流。人生的投資生涯只有三到四個十年,錯過一個週期或在高位追漲,可能打亂財務自由的計劃。
對比2021年與2025年的市場環境,差異顯而易見。2021年,香港樓市處於投機泡沫階段,受到疫情後樂觀情緒、低利率和投機熱潮推動,新界和九龍的新盤銷售火爆,高槓桿貸款普遍。然而,2022-2023年的加息週期讓許多買家陷入困境,部分物業價值下跌三分之一。到了2025年7月,市場進入調整後的穩定階段,全球利率達到頂峰,情緒轉向謹慎。
反人性心態:逆群眾而行的智慧
盧邦在《烏合之眾》中強調,群體的非理性使得個人必須保持獨立思考,以避免被集體情緒牽引。「反人性」或「逆群眾」心態正是這種獨立性的體現。在2021年的樓市狂熱中,這意味著抵禦高位追漲的誘惑,或許選擇持有現金或投資其他低估資產。當市場悲觀情緒瀰漫,甚至「連最後的樂觀者都放棄」時,逆向投資者能識別底部機會。盧邦指出,群體在狂熱時高估機會,在恐懼時低估價值,這為有紀律的投資者創造了機遇。
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例,恆生指數從2007年的31,958點跌至2008年的11,015點,群體恐懼導致資產被拋售,但逆向投資者在復甦期購入優質資產,獲得顯著回報。
反人性心態不僅關乎市場時機,還關乎將投資與人生優先級對齊。盧邦認為,群體的短視行為往往導致個人目標的脫節。在2021年,追逐市場高位的購房者因過度槓桿而面臨財務壓力,限制了其他人生目標,如教育或旅行。相反,2025年的低迷市場提供了以較低估值購入的機會,為未來保留更多選擇。對年輕人來說,在市場低谷買房可為家庭提供穩定基礎;對中年人來說,在復甦期投資可加速財富累積;對退休人士來說,持有穩定收益的物業可確保財務安全。每個決策應基於對週期的冷靜判斷,而非群眾情緒的驅使。
正如2025年7月5日的地震預言吸引並最終讓群眾失望,香港樓市週期揭示了盲從群眾的危險。盧邦的《烏合之眾》提醒我們,群體的非理性放大情緒,扭曲現實。無論是對自然災害的恐懼還是市場熱潮的狂熱,集體信念往往不可靠。其實在周期中,九月初前後一至兩星期地震機會比其他時間大得多。
通過採取反人性心態——在高位抵製貪婪,在低谷克服恐懼——投資者能更好地駕馭樓市起伏,將財務決策與人生目標對齊。將有限的投資生涯轉化為持久財富和自由的機會,需要質疑群眾的聲音,保持獨立思考,然後選擇自己的路。
小龍
江恩理論及時間周期專家,陸港台出了多本著作及受不同媒體轉載文章,多次提前預測大市轉勢時間。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