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卓賢專欄】丹麥推新法 18歲女性須服兵役 從4個月到11個月
丹麥國會通過新法,首次要求18歲女性參與義務兵役抽籤,與男性同等對待。每年約5,000名青年被徵召,2023年已有25%女性志願從軍,顯示女性參與軍事的意願上升。新法提前至今年7月實施,服役期延長至11個月,訓練內容融入烏克蘭戰爭經驗,旨在提升國防實力。丹麥總理Henrik Kristensen強調,這是實現「全面性別平等」的一步。面對俄羅斯威脅,丹麥軍費增至GDP的3.2%,女性兵役成為強化軍力的關鍵。
俄羅斯威脅與國防升級
俄烏戰爭改變歐洲安全格局,丹麥新法是對俄羅斯潛在威脅的直接回應。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北歐國家紛紛強化軍備。丹麥計劃增加近60億美元國防預算,添購新武器,並擴大兵源。女性納入徵兵不僅補充人力,更反映性別平等理念深入國防領域。有丹麥女兵表示:「男女平等參與兵役是公平且必要的。」此舉讓丹麥成為歐洲第三個實施女性義務兵役的國家,僅次於挪威與瑞典。
女性在軍隊中的價值
許多實施女性服役的國家,女性士兵其實表現不遜於男性,甚至在某些專業領域更為突出。她們在情報分析、醫療支援、後勤保障、網絡安全乃至特種作戰等領域,貢獻不可或缺。例如,美國國防部數據顯示,女性在軍隊中的比例已超過17%,且在多個高技術兵種中表現卓越。
全球女性兵役政策
除美國外,女性服兵役在全球多國都呈現多樣化格局:
.以色列:男女皆須服役,女性服役24個月,佔軍隊約35%,參與前線作戰。
.挪威:2015年起實施男女平等徵兵,女性佔軍隊20%,服役期12至24個月。
.瑞典:2018年恢復徵兵制,男女均需參加,女性志願者比例逐年上升。
.北韓:女性服役至23歲,佔軍隊約10%,但訓練條件嚴苛。
.芬蘭與愛沙尼亞:女性可自願從軍,2025年芬蘭女性志願者達1,675人,創歷史新高。
這些國家因地緣政治、性別平等與人口結構變化,逐步擴大女性參與軍事,反映全球國防政策的現代化趨勢。
為何女性兵役成焦點?
女性參與兵役不僅是軍事需要,更是社會變革的縮影。俄羅斯威脅讓北歐國家重新審視國防人力,少子化趨勢則迫使軍隊尋求新兵源。同時,性別平等觀念推動女性進入傳統男性領域。丹麥新法引發熱議,有人讚揚其進步,有人質疑女性是否適合戰鬥角色。數據顯示,挪威女性士兵中有85%認為服役增強自信與領導力,顯示女性在軍事中的潛力。這種趨勢是否會擴散至其他地區?值得持續觀察。
撰文:陳卓賢(《股票投資All-in-1》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