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基金赤字料105億 良十四世擁數學學位 能解梵蒂岡財政危機?
梵蒂岡城國作為全球最小主權實體,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嚴重財政危機。2022年度聖座營運赤字已高達8300萬歐元(約7.3億港元),更為迫切的是退休基金赤字的迅猛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達驚人的12億歐元(約105億港元),這已經對梵蒂岡的長期財政穩定構成巨大威脅,並可能影響其全球使命的執行。
財政困境:系統性的收入挑戰
新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作為首位美國籍教宗,不僅擁有數學學位背景,更具有豐富的國際行政與管理經驗。他如今接手的是嚴峻的財政赤字與全球天主教徒對改革的期望,如何迅速推動有效的財務改革,並重建梵蒂岡內外部的信任,將是他任期內的重大挑戰與使命。
梵蒂岡財政收入高度仰賴全球信徒的捐款以及房地產投資收入,然而捐款額度卻存在明顯的波動性與不可預測性,且房地產資產多數未被充分利用或低於市場價格出租,導致資產充裕但現金流極度緊張。此外,博物館及旅遊業雖有大量收入,但維護成本居高不下,極大削弱了盈利能力,進一步加深財政缺口。
支出僵固難以削減
梵蒂岡的支出項目包括神職人員養老金、全球外交網絡以及媒體和文化遺產的運營費用。這些支出由於與教會核心職能緊密相關,具有強大的剛性,難以大規模削減,因此極大限制了財政調整的空間,並且持續推動赤字增長。
梵蒂岡對倫敦斯隆大道一處房地產的投資失敗,最終造成約1.36億歐元的巨額虧損,這一事件不僅直接打擊了財政,也嚴重影響了全球信徒和潛在捐款人的信心,導致捐款額持續下滑。信任危機成為財政改革路上的巨大絆腳石。
新冠疫情後遺症與經濟衝擊
疫情期間,梵蒂岡博物館等旅遊收入遭受重創,儘管旅遊業已逐步回暖,但此次事件凸顯了財務結構的脆弱性。梵蒂岡急需透過收入來源多元化來增加財務韌性,避免未來類似衝擊的再次發生。
前任教宗方濟各在任內推動了一系列重要的財務監管及反腐敗改革,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梵蒂岡的深層財政問題。這些改革受限於內部強大的抵制力量、缺乏足夠的財務透明度,以及部分關鍵捐款者的疏離,導致成效極為有限。
良十四世的改革戰略與優勢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面對退休基金赤字、資產管理優化、捐款穩定化與支出控制的多重任務。他獨特的美國背景與數學分析能力,加上公認的管理才幹,可能使他更有效地進行財政診斷與改革。此外,他的當選也可能改善與美國富裕天主教徒之間的關係,重新激發大額捐助的潛力。
今年的禧年被視為梵蒂岡提振財政的重大機會,預計可能吸引超過3200萬名朝聖者,並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目前初步預訂量低迷、通貨膨脹壓力攀升,使得實際效益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教廷需精密策劃,合理管理期望並降低財務風險。
教宗良十四世面對的財政挑戰規模龐大而複雜,成功將取決於他的決心、內部支持度、透明有效的治理機制及高效的全球溝通策略。若能順利推行改革,梵蒂岡有望重新建立穩固的財政基礎,並進一步提升其全球教會使命與影響力。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