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智思專欄】從機械人半馬到智慧醫療 人類智慧 + AI = 無限可能?
在電影中,不時有人類與機械人、人工智能較量比拼的橋段。早前在北京就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全球首個機器人半馬拉松賽且是與人類馬拉松比賽同場進行,吸引了大批市民圍觀。賽場上,20多支機械人隊伍形態各異,大家除了注意它們的外型,更留意它們的步姿、動作等。最終人類選手比機械人跑得快,而這場充滿挑戰與趣味的賽跑,也為未來發展添上更多意義。
未來的確充滿可能。筆者早前出席了由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主辦的JUMPSTARTER總決賽活動和交流酒會,再次體會到科技發展的快速。這場環球創業比賽吸引來自全球5,000名參與者,聚焦在AI與可持續發展兩大科技領域。各參賽者以前瞻性的創新方案,勾劃出科技改善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奪得冠軍的信標生醫為全球病理診斷創新企業,以其結合miRNA分析與AI演算法的非侵入性癌症早期檢測技術,讓檢測變得更加普及。
的確,科技和AI的進步速度超乎想像,它們已經悄然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機上的智慧助手每天都協助人們便利生活;回到家,智慧家居服務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便捷,只需輕輕一按,就可以更好地掌控燈光及家電;學習方面,AI智慧輔導系統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協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識;在醫療領域,先進的AI診斷技術為醫生提供了更精准的診斷依據;在零售服務中,智慧推薦系統讓我們能夠更輕鬆地找到心儀的商品。
如今,市面上湧現出眾多的AI模型,它們不僅在工作和學習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還能與我們進行聊天互動。而且,這些AI模型正以極快的速度推陳出新,不斷滿足著人類日益多樣化的需求。然而,這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這個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必須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時代所淘汰。
科技與AI的發展難以抗拒。但同時也產生新的問題,包括道德、價值觀等方面。而急速的發展也為我們帶來某程度的憂慮和焦慮,因為怕太快太新,需要時間學習。在發展進步之餘,我們也要考慮如何讓人類智慧與AI相輔相成,完美配合。
撰文:陳智思(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