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戰恐令美國通脹升至6% 美超市顧客搶購雞蛋廁紙電視
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把部分中國入口產品徵稅狂增至104%,除了中港商人叫苦、中國工廠面臨倒閉,美國3,800萬名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市民更成最大輸家。有報道指,若美國針對全球的超高關稅落實,美國進口電器產品恐要漲價至少1至2成,食品及生活必需品更是漲幅難測,故近日美國超市部分分店出現搶購潮。基層市民大舉買入廁紙、雞蛋等食品及日用品,甚至購買額外的中國製造電視機或洗衣機回家「做後備」,情況乃近年罕見。
摩根大通則認為,若根據近日股市數據去分析,美國經濟衰退的機會率高達6至8成。但評論指中國也「不好過」,因若104%關稅落實,主力出口衣履或其他低技術產品到美國的工廠恐怕要結業,不少老闆面臨破產,亦會推高失業率。惟現時中美各不相讓,市場並懷疑中國已開始暗中沽售「經濟核彈」即手上的美債反擊美國,令原本下跌中的美國長債收益率V型反彈,等如故意阻礙美國降低發行新債的高昂利息成本。有評論憂若兩個大國未能以和為貴,黑天鵝式的全球股災恐快來臨。
今次風波,是緣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為增加稅收以減赤字,以及逼美企回流美國設廠改善就業,瘋狂增加全球入口貨品的關稅。其中中國因為強硬反擊,令特朗普下令對部分中國進口貨的關稅,額外再加50%至總稅率104%,成全球最高。越南出口美國貨品則需繳46%關稅;即使是美國盟友的歐盟及日本,出口美國貨品也要分別交20%及24%關稅,早前遂已引發一輪全球股災。
美國通脹率現時約為2.8%,但專家警告,若超高關稅落實,美國通脹有可能升至接近6%。據報道,美國基層市民出於對物價暴漲的恐慌,近日紛紛湧到超市掃貨,故由電視、洗衣機到廁紙、洗髮水甚至雞蛋都熱賣,部分熱門貨品貨架被清空。據報道,部分中國製造的家電價格更已「偷步」上漲兩至三成。
綜合傳媒及社交媒體所見,不少美國基層市民都憂慮物價將會飛升。「我聽說關稅要來,擔心東西會貴到買不起!」有單親媽媽在超市買了5包廁紙、3瓶洗髮水,還有一部中國製造的32吋電視。她坦言,這台電視原本僅售199美元,但近日已漲價逾3成至269美元。但她還是咬緊牙關把它買下,因為擔心「若再不買,售價可能會再升!」。
類似的場景在全美各地上演。加州洛杉磯的Target連鎖店內,有店員指:「昨天補貨的50台電視,今天早上全賣光了。」在德州休斯頓,連雞蛋和牛奶等日常食品也成了搶手貨。其實近月美國的雞蛋早已漲價約一倍,Costco已實施限購令,每名顧客限買3排雞蛋,但有顧客抱怨蛋價升勢未止,「雞蛋這麼貴,怎麼吃得起?」更誇張的是,部分民眾甚至開始囤積汽車零件和園藝工具。
汽車市場同樣熱鬧,因擔心進口車關稅可能高達車價20%或更多,許多消費者搶在政策落地前出手。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一家日本豐田汽車經銷店,銷售員指過去一周的銷量比去年同期翻倍,「很多人衝著日本車和韓國車來,說要趕在加稅前買。」一輛原本售價2.5萬美元的豐田Corolla,如今部分經銷商已悄悄加價2,000美元,消費者卻依然趨之若鶩。
在社交媒體上,美國網民對關稅引發的物價上漲和搶購亂象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用戶在Twitter上寫道:「特朗普說關稅會讓美國更強大,但我的錢包已經空了!超市的東西貴得離譜,連洗衣液都要省著用。」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美國家庭年度收入中位數已突破8萬美元,創歷史新高,但基層生活其實仍然甚苦。據2022年數據,美國約有3,800萬人活在貧窮線之下,對四口家庭來說,貧窮線大概為年入27,750美元(月入約1.8萬港元);單身人士貧窮線則大約為年入13,590美元(月入約8,800港元)。來自芝加哥的網民即訴苦:「我一個月掙3000美元,房租就花掉一半,現在東西還要漲價,真的活不下去了。」。
經濟學家警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將美國通脹推向新高。摩根士丹利的分析預測,若全面關稅落地,2025年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攀升至5.5%-6%,遠高於當前的3%以下。這意味著日常開支將大幅增加,一個普通四口之家每月可能多花500至800美元。對基層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社交媒體上甚至有人質疑,「特朗普正在懲罰窮人」。
面對通脹壓力,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也陷入兩難。過去一年,聯儲局已多次減息以刺激經濟,但當前通脹預期上升,市場對進一步減息的希望正在消退。高盛的分析師預測,聯儲局可能在2025年暫停減息,甚至在通脹失控時被迫小幅加息。這對依賴低利率借貸的美國家庭和企業來說無疑是壞消息。
與此同時,美股的前景也蒙上陰影。關稅引發的成本上升和貿易不確定性已導致市場動盪,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一周下跌近5%。分析師警告,若關稅戰持續升級,企業利潤可能縮水,股市可能進一步下跌。對於許多依賴401(k)養老金計劃的美國人來說,這意味著退休儲蓄可能縮水。
中美之間的關稅戰若持續升級,雙方都難以獨善其身。對美國來說,關稅推高的物價將侵蝕民眾購買力,企業則面臨供應鏈成本上升和出口市場萎縮的雙重打擊。對中國而言,美國市場的萎縮可能重創出口導向的製造業,進一步拖累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若全球貿易戰全面爆發,全球GDP可能縮水1.5%,相當於數萬億美元的損失。
更深層次地看,關稅戰還可能加劇地緣政治緊張,破壞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從越南的服裝廠到歐洲的汽車製造商,無數企業和工人將被捲入這場紛爭。最終,無論是美國的基層家庭還是中國的工廠工人,普通民眾都可能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故不少評論都認為,中美關稅戰最終只會造成雙輸,故希望兩國能夠重回談判桌上,免基層市民受苦。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