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冷氣+汽水任飲,敘福樓12店成「自修室」,DSE考生溫書有救了!
香港DSE考試即將來臨,壓力山大的考生們迎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救星」。敘福樓集團(01978)主席黃傑龍近日宣布,自即日起至4月30日,集團旗下12間指定餐廳分店,包括牛角、MMC及好呷,將化身「自修室」,星期一至五2:30pm-5:30pm每日3小時開放,仲有汽水任飲唔收錢。
市場需求:教育壓力下的空間危機
香港的DSE考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數據,截至2024年12月17日,今屆文憑試共有55,781名考生,較2024年增加近一成,競爭激烈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公共自修空間卻嚴重不足。教育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全港有193間自修室,合共提供約13,870個座位。其中,39間設於公共屋邨並收取教育局津貼的自修室則提供約4,620個座位。更糟的是,這些地方往往人滿為患,考生需提早排隊搶位。敘福樓此舉正切中這一痛點,將餐廳閒置時段轉化為學習空間,既滿足考生需求,也為品牌贏得社會好感。社交媒體上,已有考生表示:「終於有個地方可以靜下來溫書,還不用花錢,太感動了!」
產業挑戰:餐飲業的生存壓力與轉型陣痛
然而,這項看似雙贏的計劃並非毫無挑戰。香港餐飲業近年飽受衝擊,2024年第4季,香港食肆購貨總額為89億元(臨時估計),按年下跌2.5%,不少餐廳在非繁忙時段門可羅雀。
黃傑龍此舉或許是試圖利用閒置資源創造價值,但成本控制仍是關鍵。12間分店提供免費空間與飲品,每日運營成本估計至少數千港元,若無長期收益模式,恐難以為繼。此外,餐廳轉型自修室可能影響原有顧客體驗,甚至引發品牌定位模糊的風險。業界人士指出,餐飲業若要靠此突圍,需找到與教育需求長期結合的商業模式,而非短期的公益噱頭。
未來前景:教育與餐飲的跨界融合?
展望未來,這場實驗或許能為香港餐飲業開闢新路徑。全球趨勢顯示,體驗式消費正逐漸取代單純飲食需求。敘福樓若能將此模式系統化,例如推出「學習套餐」或與補習社合作,可能創造穩定收入來源。同時,這也能回應香港政府近年推動的「多元經濟」政策,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學習支援。然而,成功關鍵在於執行力與市場接受度,短期內仍需更多數據驗證其成效。
在香港推行這一模式是否可行?香港地少人多,空間資源極其珍貴,餐廳轉型自修室無疑具備潛力。但高昂的租金與人工成本可能限制其擴展規模。餐廳若長期免費開放,財務壓力不容小覷。
香港的「自修室荒」早已不是新鮮事。2024年,一名考生因搶不到圖書館座位而在社交媒體哭訴,引發逾萬人轉發討論。如今,敘福樓的12間餐廳自修室或許只是杯水車薪,但它點燃了教育與產業跨界合作的火花。這場實驗能否成為香港餐飲業的轉機,抑或只是曇花一現?仍有待時間的考驗。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