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湖莊園協議與新金融時代 傳快出現百年美債 美元轉折點已到?
在全球金融秩序重組的關鍵時刻,美國正悄然推動一場可能改變國際關係格局的金融革命。近日傳出的「海湖莊園協議」及其附帶的100年期零息債券方案,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廣泛討論。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戰略考量?美元走勢將如何演變?而小龍在七年之前2018年曾預告2025年開始會有全新金融模式,可能跟這有關。
小龍在之前文章,網聚中經常提及2025年開始會有全新金融模式,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的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要求盟友購買100年期零息債券來換取美國的安全保護。這種債券100年後才還本金,且不支付任何利息。以常態2%的通脹率計算,這實際上意味著購買力將大幅縮水,實質上形成了一種「保護費」機制。
這一提議反映了美國對全球安全格局的重新定位,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海湖協議可能引發的美元走勢變化更為關切。有觀點認為,特朗普政府偏好弱勢美元政策,以提振美國出口並改善貿易逆差。
然而,深入分析顯示,貨幣貶值並非解決貿易失衡的有效途徑。歷史經驗表明,日圓大幅升值後,日本仍保持貿易順差,這說明貿易失衡根源於經濟結構差異,而非簡單的匯率問題。
10年的量寬政策已深刻改變了市場參與者的行為模式。投資者習慣了便宜的資金成本,習慣了資產價格持續上升的環境。即使是散戶投資者也大量運用槓桿,追求更高回報。然而,當量寬政策開始收緊時,許多人的投資思維仍停留在量寬時代,這種認知差距正造成市場錯配。
正如筆者自2018年起預測的那樣,7年內將有全新金融模式或商業模式出現。近期美國銀行業危機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發展,都是這一預測逐漸兌現的信號。更重要的是,美元自二戰以來保持了70年的獨特地位,如今正面臨潛在的巨變。我們或許正處於二戰後金融市場最大變革的前夜,美元的全球影響力可能逐步下降。
美國真正的戰略重點在於通過關稅政策實現兩個目標:一是增加財政收入,二是促使外國企業在美國本土設廠。這將創造就業機會,重振美國製造業基礎,同時增強對關鍵技術和戰略物資的掌控能力。這種結構性調整,而非匯率波動,才是美國經濟戰略的核心。
當債券殖利率因此走低,美元匯率自然趨於下降。這一過程突顯了能源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微妙聯繫,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觀察美元走勢的新視角。
對於希望把握美元走勢的投資者來說,關注「美德利差」(美國與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之差)可能比單純盯著美元指數更有價值。由於歐元在美元指數中佔據最大權重,而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美德利差往往能領先預示美元指數的變動方向。
近期美元指數的下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德利差的縮小。這一技術指標為投資者提供了預判美元未來走向的重要參考。
隨著量寬時代終結,加之地緣政治格局重組,美元70年的獨特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或許正處於一個歷史性轉折點——金融市場可能迎來二戰後最大規模的變革,而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也將隨之調整。對投資者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唯有洞察這些深層變革的本質,才能在新時代的金融格局中找準定位。所以小龍一直講,未來將是大變革。
小龍
江恩理論及時間周期專家,陸港台出了多本著作及受不同媒體轉載文章,多次提前預測大市轉勢時間。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